两日后,苏逸要的铁剑终于打造成功了。

匠人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尝试以后,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比例,制作出了目前他能够打造的最好铁剑。

苏逸将铁剑带回了家,准备等老黄哪天门来的时候,拿出来给他看看。

将铁剑先放到一边,苏逸继续琢磨关于商业的问题。

如果不把相关的资料整理好,到时候在朝堂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可就难堪了。

老黄是一个武官,整理资料的事情自然就得苏逸自己来了。

他先把开放商业最大的好处写了下来。

也就是让匈奴从游牧民族逐渐变成农耕民族。

这是一计阳谋,匈奴不可能不当。

也许这一代的人会有所警惕,但两代之后,匈奴将彻底变为农耕民族。

这是对外的商业。

对内方面,大秦就算开放商业,也不能无限制的开放。

就像老黄说的,百姓见到经商赚钱,自然都不愿意种地了,全想着跑去经商。

所以第一个限制,就是对于经商内容的限制。

首先就是限制粮食的买卖。

粮食的售卖依旧得收归在朝堂手中,不得下放到私人手里。

这样可以避免粮食歉收时,私人商行囤积大量粮食,以此哄抬粮价。

包括食盐等生活必须物品,皆都包含在此列,不开放私人出售。

第二个就是手工业。

手工业的产物,诸如衣服布匹之类的东西可以开发私人商业,但是要稍加限制。

对于百姓常用的那些,价格设置一个限,不允许超过这个价格。

至于那些偏向装饰,制作华丽的工艺品,就不必限制价格。

苏逸提笔在纸洋洋洒洒写下他心中的想法。

他整个身心都专注在其中,甚至都没有发现身边什么时候多出来了一个人。

光线忽然被遮挡,纸张出现了大片的阴影。

这时候苏逸才发现,老黄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他身边了。

苏逸放下笔,神色满是惊喜,“老黄,你怎么来了,不声不响的。”

“出来散散心,看你门没关,就进来了。”

“你怎么了,被始皇帝批评了?”

苏逸转过头仔细打量着老黄,心想是不是老黄兴冲冲的去和始皇帝汇报开放商业的事情被骂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