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恢原本就对王恭的话不太认同,因为此番若是能伐取关中,可是大功一件,郗氏虽不能凭此功翻身,可也足以让其它人不敢随意轻视郗氏。

再听了王珣的劝,想到两家皆受谢氏压制,遂道:“依元琳(王珣的字)之言,我该尽力助文延之成事?”

王珣喜道:“正是。助文延之有三利,一利,道胤可凭此功重振门楣;二利,有此功,琅琊王绝不会允许谢安再返回建康;三利,朝廷收复关中旧都,足以威震北方诸胡,令他们不敢南顾。三利而无一害,道胤还有何犹豫?”

郗恢倒是还记挂着王恭的话,道:“万一文延之入关之后,真的有二心该怎么办?”

王珣笑道:“此不过孝伯唬人之语,道胤怎么能信。且不说文延之父母兄弟还在建康,就是文延之真的是不顾父母的禽兽,凭他的门第出身,脱离了朝廷,他有什么威望在关中自立?”

最后王珣又道:“有你与谯王在,又何惧文延之一武夫?”

郗恢思量了一会,道:“我已有决断,关中必取。”

王珣大喜,举杯道:“我在建康等着道胤你的捷报。”

他想,一旦谢安被彻底排挤出朝廷,凭着皇帝对自己的喜爱,必能得重用。

对于发生在建康城里的事情,文延之并不知情。

十二月中旬,他先后收到朝廷的两份诏令。

第一份是朝廷准许了伐取关中,并调拨了粮草,还有就是任命谯王司马恬监军。

第二份是朝廷任命郗恢为司州刺史。

刘穆之看了信,对文延之道:“朝廷接二连三的安排人进来,可是不信任我们?”

文延之笑道:“无妨,只要粮食送到,就是再塞几个人进来也无所谓。而且谯王和郗恢都是将才,或可成为助力。如今征兵可还顺利?”

刘穆之回道:“各地征兵基本已毕,加上河东迁来的一万多户,豫州十二郡共征兵六万五千余。刘太守在洛阳也征了两万三千多人。兵器甲胄大多改用当初苻坚留下的,加上朝廷调拨,我们自己再打造一些堪堪足用。”

当初苻坚数十万大军溃散,别的没留下,兵器甲胄倒是留了不少。

这也是慕容垂等人短短时间就能聚兵一二十万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兵力水分很重,不是每一个都能上战场的。

文延之令颍川太守杜文和荥阳太守郑燮、陈留內史卢锡三人共领兵两万,前往洛阳协助刘袭守城。

刘袭在这之前,已经依照文延之所说的,将整个河南郡的百姓一部分迁入了洛阳,一部分迁到了洛阳城以东的城池和伊阙关以南的新城。

临走之前,文延之对三个太守道:“关中鲜卑当从潼关出,尔等务必守住洛阳。若关中鲜卑不肯渡河离开,尔等可击之,但是切记,以驱逐为主,其为困兽,不可与之决生死。”

加上这三人之兵,洛阳守军有五万多,加上其坚固城池,不怕被关中鲜卑短时间攻克。

春耕之前,城外只有一片荒地,这些鲜卑人如果要在洛阳城外耗的话,无异于自寻死路。

他又亲自写了一封信交给刘袭,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函谷关东的弘农郡百姓迁往河东或者洛阳。

豫州其它郡的士兵则依照命令,由本郡太守统领,直接在南阳郡汇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