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集团护盾,增大能源输出,启用强偏转磁场。“
军团护卫们迅速启动能源模块中的特殊功能,护卫们体内的超导线圈开始连通强大的电流,这给大规模集团护盾附带上具有强力偏转效能的磁场。不过,当然,在一群蛮荒巨兽中间,神自然不是打算运用一片强力的护盾支撑起被动防御,等这些怪物累了自行回家再趁机逃亡。那与族群的利益不符,也与族群的骄傲不符,凭借族群的力量,更加不必做到这一步。他的目的是…
“纯聚变弹准备,目标近空一千米任意点,用低空核爆清场!“
没错,是早已完善的地表规格第四代核武器。虽然凭借粒子束和激光武器自然也不会畏惧这些只有体型和力量的野兽,但族群前进的步伐不容阻挡,浪费时间和资源的行为不能被允许。因此,神选择了直接使用大范围杀伤的核武器。
当然,如果仅仅为了清除危险野兽就使用地球人观念中的那种辐射危害极大的核武器也是得不偿失的。清除了开采资源的威胁,也清除了资源本身,本身就是本末倒置。他所运用的是机械帝国所研发并完善的第四代核武器。不过如果按地球人的划分,可能是还不存在的第五代或第六代核武器。
以地球上的核武等级划分,现代开发的作为核聚变武器的氢弹是第二代核武器,它用核裂变的原子弹作雷管点燃核聚变所需的高温,促使聚变反应在瞬间发生。由于采用了裂变弹的点火方式,典型的裂变弹的总能量中约百分之五用于产生早期核辐射,约百分之十用于产生剩余辐射。在氢弹这种裂变与聚变的混合体中,裂变能与聚变能大体相等,也就是说约百分之五的剩余辐射和百分之五的早期辐射。
没错,早期辐射所占的百分点依然是五,与裂变弹等同。这是因为在纯聚变反应中虽然不产生剩余辐射,但早期辐射的产量不低于裂变弹,其中中子辐射的产量更是远高于裂变弹。这也是中子弹武器的基本原理之一,即大大提高聚变能在氢弹中的贡献占比,且降低爆震与冲击波、热辐射在总能量中的占比,从而产生能隔墙杀人的中子弹。
而只利用聚变反应的纯聚变弹属于停留在概念中的第四代核武器,其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在短时间小范围内产生足以点燃聚变反应的高温。由于氢弹只需要点燃聚变反应材料,对其反应能量进行一次性的利用,不需要维持自持性的核聚变,因而劳森判据只需要满足第三条件T=10keV,即需要10keV的内能,nτ=10^14s/^3(对等离子体密度及维持温度和密度的时间的要求)则不需要达到。
但是,激光点火需要的激光装置体积非常大,成本也极其昂贵,其瞬时功率达到了二十一世纪美国任一时间瞬时总产电量的数百到上千倍。微波加热所需时间则过长,当然体积同样也不小,所以并不适合作为聚变弹的点燃方式。并且哪怕是纯聚变弹,也是运用氘化锂和裂变产物的中子反应,由中子与其中的锂六元素反应生成氚,从而进行的氘氚聚变反应。和中子弹一样,会产生一定量的中子辐射,辐射范围较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可逆转的伤害。
但神现在运用的,是属于机械文明的第四代核武器。超高功率供电技术为导线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产生强磁场,超导材料技术的进步允许超导线圈近乎无损耗地完全运用这庞大电能产生磁场,纳米工艺生产出的纳米级线路允许了在一定空间内线圈环绕的惊人匝数,产生出足以对局部地磁产生干涉的强大电磁场,在短时间内迅速加热到10keV以上的超高温。中子辐射的问题也用纯氦三反应的终极聚变公式得以解决,氦三聚变不产生任何中子,不存在中子辐射的问题,万事俱备,所需的就只有……
BOOM!
纯聚变弹在地表掀起的庞大蘑菇云足以在星球轨道上借助精密仪器观测,上亿度的高温等离子体伴随着纯聚变弹爆炸所引发的冲击波和热辐射迅速席卷了森林,横扫至附近的江河掀起滔天的浪花,即使在聚变弹总能量中的占比极低,强烈的伽马射线依然能够被地表现存的所有殖民个体的个人探测单元轻而易举地捕获到,进而了解到——族群在某处投放了作为地表大杀器的聚变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