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乖,今日太师教你们学什么了?说与母皇听听好不好?”
自从两个孩子开始学习识字后,沈书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他们交流学习上的事情,起初,小奶娃们背个古诗都磕磕绊绊的,但经过这些天来的学习,他们说话的完整性明显比同龄的孩子更好,这便是学习的好处。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这些古诗文章,慢慢地就会将其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沈书闲与他们一起交流,不仅是为了拉近亲子关系,更重要的事帮两个孩子加深印象,巩固学习的知识。
“太师教了孟郊的劝……”小公主抓了抓头发,一直没回忆起来古诗的名字。
“是劝学的后四句。”小皇子回答。
一篇不过四十字的故事,对于成年人来说,不过多读几次就能记住,但是对于孩子只能慢慢来,尤其这两个还是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奶娃。
这段时间,除了让奶娘们在孩子们睡前和醒后给他们读荀子的劝学以外,他们学习的大多数都是几十字的古诗名句,这些古诗名句都有一个相同点讲读书的好处,劝人多读书。
沈书闲也是想在勤学书院正式招生前,在都城掀起一股全民读书的热潮。
从身边人做起,这样的效果异常显著,尤其是最近,她都见过好几次宫女太监在闲暇的时候捧着书看,这便是好的开始,她希望以后不仅仅是宫里的人学,整个北周的人都一起加入。
“是吗?那你们能背给母皇听听吗?”
“母皇没有学过孟郊的劝学吗?”小公主意外的眨巴眼。
沈书闲抱起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暮儿能教教母皇吗?”
“好呀!”小公主开心地爬了起来,“苏叶姐姐,把孟郊的劝学拿来,我要教母皇读书。”
“是,公主。”苏叶轻笑,小公主分明是被陛下骗了啊,果真是孩子,天真无邪的,陛下说就信了。
竹笺有些重,小公主根本抱不动,最后只好让人搬来了一张小桌子放在腿上,两个孩子有模有样地教母皇陛下读书,还别说,他们那架势倒真像位教书先生。
“万事”小公主歪头盯着竹简上的字,刚开口就卡住了,她不认识后面的字。
“朝儿,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字吗?”沈书闲看向儿子。
小皇子想了想,回答:“须?”
“对,万事须己运,那下一句怎么读啊?”
“母皇,儿臣知道,是:他的非我贤!”小公主急切地想要表现自己也认识很多字。
“暮儿真聪明,那你们明白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这篇故事,耶罗今日才给姐弟俩讲解过,但小孩子的记忆有限,听了能记住的并不多,两个小奶娃磕磕巴巴解释了半天,都没说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是在说,任何事情都必须亲自实践,别人”沈书闲耐着性子给孩子们讲解其意,孩子们一脸崇拜地望着自家母皇,似乎在说:母皇好厉害。
“暮儿朝儿,你们现在明白了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