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十贯确实不少了,大唐多数百姓,可能一年也花不了几贯钱。

毕竟,贞观四年的时候,长安米价才四文钱一斗。

如果换算成后世的单位,一斗约等于十五斤左右。

也就是说,贞观四年的时候,长安米价一文钱能卖三点五斤。

当然,这里有很多因素。

比如说贞观四年关中大丰收,加之那时候长安城商业人口和流动人口都太少,这才导致米价过低。

但哪怕现在贞观十六年,长安人口激增,米价也仅仅是斗米二三十文而已。

如果换算成斤,一贯钱能买五百斤米,三十贯就是一万五千斤米。

因此,在杨浩看来,三十贯一套铠甲,这个价格怎么算都有点黑心。

尽管杨浩直接翻了十倍的价格,但还是引起城门之巨大的反响。

“多少?”

“三十贯?”

“你特娘的确定不是跟我们开玩笑?”

站在城门的大佬,俱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李靖更是直接站了出来,直接指着杨浩。

“杨浩,君前无戏言,你打造一副这样的盔甲,真的需要三十贯?”

对于别人的质疑,杨浩肯定嗤之以鼻。

但对于大唐军神李靖的质疑,杨浩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他可是跟着李靖去漠北草原转悠过一圈的人,知道李靖这个军神有多恐怖。

十几万大军,每天的吃喝用度,甚至马料需要多少,这位军神全都了如指掌。

想在他面前耍滑头……可以先问问被他砍了的那十几个军需官,他们的脖子还硬不硬……

杨浩当即觉得,自己报价水分太大,直接被大唐军神李靖给戳穿了。

因此,心虚的掰着指头,装模作样的算了半天,这才吞吞吐吐的再次开口。

“其实……二十多贯也能造出差不多的……”

这次他决定保守点,但也不能太保守,那样显得太假。

最起码,得给李靖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

然而,李靖大手一挥,生恐他反悔似的,直接跟他敲定了一笔大订单。

“我不要差不多!就按照你说的三十贯!”

“只要铠甲质量他们身穿的一样,我现在可以代表兵部,代表朝廷,给你下一万套订单!”

ps:感谢135****2715投的月票,顺便求点鲜花,评价票。本书已经八万字了,剧情正在徐徐展开,距离架的日子越来越近,读者老爷们给点鼓励,让我的数据好看点,拜谢啦。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