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天,似莫测的人心,忽冷忽热,无法捉摸。明明已到春末,却忽落厚雪,一夜之间将绽放不久的鲜花朵朵冻在枝头。
李承乾立于太子府门前,恭候皇帝的驾临。
他身穿朱红绣蟒袍,头戴紫金远游冠,腰系玉带钩,下佩双瑜玉,一身太子公服使他气宇轩昂。生于帝王之家,常年耳濡目染,只要他愿意,自是可以扮出常人无法企及的高贵。
他知道,他的父皇一定会来。武林大会以收拢江湖英豪为朝廷效力的旗号召开,既可为大唐选拔大批良材,又可整肃民间治安。如此两全其美、功在社稷之事,他那位励精图治的父皇如何能不亲来参与。想到这里,他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
金乌慢移,乌云稍散。鼓乐声中,导仪卫的车驾出现自长街的一头。跟随而至的是清游队,由两队骑兵,六行步甲组成。
当看到分作两排的十二龙旗之时,李承乾心浪翻滚,强自镇定。每次拜见皇帝都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然而这一次,他的内心无比亢奋,再无往日恐慌。他自武林中招揽的刺客正埋伏于东宫各处,只等他一声号令,便会倾巢而出。
正是由于李佑的造反,令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事实上他对李佑很是嗤之以鼻。他也非常讨厌父皇派下的那些腐儒,但至少能在表面上与之和平相处。李佑连这点城府都没有,怎么可能谋反成功。不过,李佑远在齐州都有这等勇气,想他的东宫距皇帝寑宫不过一壁之隔,如果他欲谋反定会惊天动地,哪里轮得到李佑那个傻子。
“既然称心污了太子殿下的清誉,称心愿意为太子殿下而死。请太子殿下一定要成为一位好皇帝啊。”
当听到称心的这番遗言之时,他心中大痛,宛如割肉。身为太子,他没有一天活得称心如意。他活在父皇巨大的阴影内,活在弟弟们的图谋不轨中,活在严师的鞭挞训斥下,活在百官的众目睽睽里。只有称心,为他紧绷如弦的生命,添抺上一笔慰藉与温暖。可是就连这仅有的一丝温暖,也被他的父皇,无情地掐灭了……
“太子殿下,切勿失仪。”侯君集站在李承乾身侧,瞥见他目光中压抑不住的仇视,不由拉了拉他的衣袖以作提醒。
李承乾收敛面容,重又变得沉稳而平静。
龙旗后是专用车队,均由四马牵引,包括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等。庞大的车队之后是一片肃然。马蹄声中,十二排骑卫,分别手执横刀、弓箭,相隔排列,整齐行来。
望着这支盔明甲亮、兵刃如森的骑队,侯君集恍惚之间,似是回到许多年以前。那时候,他与一群年轻的伙伴追随着同样年轻的秦王纵马沙场。那时候,他没有任何杂念,只想战胜对面的敌人,打赢每一场血战。
秦王赢得了天下后,不知从何时起,身旁的伙伴一个个消失,他再无可亲可信之人,而他也从青年步入了暮年……
震耳的鼓乐响自耳畔,侯君集悚然一惊。
为何最近总会忆起当年?他这是老了么?不,如果他老了,秦王也已经老了!
他将目光定在太子那张与皇帝极为相似的面孔上:以有心算无心,二十四岁的太子风华正茂,一如当年秦王在玄武门之时。
乐队之后是各种幡、幢、旌旗组成的旗阵,一些随行官员及皇帝雄健的御马也夹杂其中。及至青龙旗与白虎旗分列两排,朝官队伍过后,皇帝乘坐的玉辂才姗姗而来。
有幸前来观礼陆正宇等五名江湖名宿,看得是目瞪口呆、心潮澎湃,均觉不虚此行。当李世民从以玉为饰、象牙为坠的帝王车驾上走出之时,全都心悦诚服地大礼跪拜。
陆正宇再次为自己英明感到自豪,除了三位擂主可以各带一名随从参加比武外,只有他们五位评判被请来观礼。如此难得的殊荣,将来必可光耀子孙。
“免礼平身。”李世民身着龙袍,头戴衮冕,神情威严。
望向众人起身,他盯着领头的李承乾,忽然问道:“皇儿为何看起来与往日大不相同?”
侯君集的心猛然提起,虽经他提醒,李承乾已有所收敛,但双目之中仍不时闪过压抑不住的芒光。
李承乾垂下眼睛,躬身答道:“禀父皇,因为要观看武林的最终比武,孩儿很是兴奋,故此有些失态,还请父皇宽宥。”
见他答的得体,侯君集的一颗心重落回肚中。他本看不起太子行事荒诞,现在反而庆幸他给人留下了好狠斗勇的印象。
李世民微微颔首,锐目一一扫视过太子身后的众人。
“汉王、君集,你是杜如晦之子吧,还有桂阳公主之子,你们都是前来观看武林比武的吗?”
他的目光似有千钧,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杜荷、赵节等人全都垂下头来,恭敬称是。
李世民将目光移向前来观看的江湖名宿,对陆正宇开口说道:“看尔等年纪,都应经历过战乱之年吧?”
陆正宇想不到皇帝竟会与他说话,激动得发不出声来,只能用力地点着头。
李世民声音中带着感慨,“当年隋帝失德,致使民不聊生,所以才有十八路反王,六十四道烟尘。然而刀兵一起,生灵涂炭。如今国家大治,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望尔等武林豪杰能够担负起安定武林、维护治安的重任。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