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在打了惠岸后,就一直在等待着孙悟空,她不相信孙悟空会不来。

凭玉帝那种不要脸的人,肯定会让孙悟空再次到来。

只是,她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孙悟空。倒是看到小江流在不断地找孙悟空。

观音的脸色有些黑,堂堂佛子,竟然差点就被孙悟空给忽悠了。

而现在,竟然还记挂起了孙悟空。

观音很生气。很想再打惠岸一顿。

但她明白徒弟不能频繁打,不然容易给自己使绊子。

于是她叫法明陪着小江流,只是法明根本就陪不了小江流,小江流还是要找孙悟空。

至于那个扫地大叔是孙悟空的事,观音没有告诉法明。没必要,法明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没必要让他接触太多。

接触太多,反而可能会坏事。

法明也奇怪,那个扫地大叔哪里去了。但观音既然不说,他自是不会问。

他很明白,菩萨想告诉你的,自是会告诉你。不想告诉你的,你问了只会减低好感度。

很可能,那个扫地大叔被观音收走了。

不然,不会出来不久那个扫地大叔就再也不出现。

一这么想,法明就越觉得有道理。

那个扫地大叔的运气真是好。竟然被观音菩萨给看重了,并且收为徒弟了。

这么一想,自己倒可怜了。

但他也不是太在意,机缘有时便有,无时便无。

至于怨恨,更是不必要,那个扫地大叔是他敬重的精通佛法的大师。说不定自己以后还能见面。

于是他告诉小江流,那个扫地大叔可能再也不会来了。

但是请他放心,只要他好好学习,以后还是有见到那个扫地大叔的机会的。

而小江流听了自是高兴,但又闷闷不乐。

是的,闷闷不乐。

一个人枯燥的看佛经,读佛经实在是太乏味了。两个人才好。

再说,那个扫地大叔对于佛法的研究实在是太精深了,时不时的就提出一些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

在矛盾中提升,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而法明,虽然就像他的父亲一样,也是一个很精通佛法的人,但是相比于扫地大叔就差远了。

所以,他每天都习惯性的在等扫地大师。

观音看的有些奇怪,孙悟空到底是怎么蛊惑小江流的,还是孙悟空把一切都告诉小江流了。

佛门之所以要让小江流的童年那么不幸,就是为了小江流以后成为唐僧做准备的。

不能让他有牵挂,所以他母亲与父亲从小就见不得他。

但又要让他知道他只是单纯的不幸,从而悲天悯人,从而去西天取经。

这些,都是佛门早已安排好的,难不成玉帝从这里插手?

可是观音有一些不明白,玉帝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唐僧憎恨佛门,甚至背叛佛门。

一这么想,观音就吓了一大跳。

或者可以更进一步说,玉帝想要让唐僧取代金蝉子,让唐僧就是唐僧。

越这么想着,观音便越感到可怕。

如果玉帝能做到,那么金蝉子可能就真的会就此死去。

从此世无金蝉子,世只有唐僧。

这事,如来知道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