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历史的标准,赵林根本不象个君主的样子。

可就算这样,刘基仍不得不承认,虽然赵林貌似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还经常给大家添乱。可是他是亲眼见到,明王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

他可是还记得,当初几个小年轻人就可以打明王的主意的,那时候他还犹豫过,这样的君主,到底值不值得他追随。

可是当相处久了之后他又发现,身为臣下,赵林这样没有戾气、为人和善的君主,虽然和历史上任何的君主都不一样,但身为下臣的刘基,至少不要担心功高震主,以致某一天遭遇兔死狗烹的命运。

这才是让他无比坚定的跟随赵林的原因。

虽然赵林也会打压他们,但这是在他们刚刚有骄傲的苗头的时候,给他们善意的提醒。而不是在需要用他们的时候,对他们百般的纵容。

既然没有开始时候的纵容,就不会有功成之后的骛傲不驯,作为人中少有的聪明人,刘基当然极明白这样的道理。

跟着这样的君主,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他这样谋臣的最高目标,也即明王号召他们的:驱除鞑子,复我中华,一统中原的目标。

可至少,刘基可以确定,跟着明王可以安然终老。

虽然流芳百世,和诸葛亮张良这样的名相一样为后人称道,是他这样谋臣的最高目标,但是刘基已经不小了,而且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儿女,他当然知道,人还是安全健康的活到终老才有意义。

身前就算有再高的荣誉,可是取头来还只是成为了君主一个人的垫脚石,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他已经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他也试着给李善长去了信,也不知道李善长明白不明白?

当初,他是应了李善长的邀,前去投奔朱重八的,却没有想到半途上遇到了明王,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刘基现在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无比的庆幸,可是,李善长他能明白么?

当然,跟着明王,也未必不能一统中原,虽然他们的明王从来就不走寻常路,可万一他就真的一统中原了呢,那岂不是对君臣们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所以,尽管明王有许多让他不能忍受的事情,但在这两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还是不得不选择了妥协。

刘基一边胡思乱想着,刘玉莲虽然心中有气,但毕竟那是她深爱的人,让她不得不去牵挂。瞧着刘基面露沉思的样子,不由急切的问道:“先生,你倒是拿个主意啊,王爷不打招呼可就跑掉了,可把我们急死了。”

“王后倒不必太过着急,”刘基想了想道,“明王虽然看似有许多冒失之举,但是王爷可比我们所有的人都惜命,他就算去冒险,也一定会做足充足的准备,不会以身试险的,王后你就放心吧。”

一边安慰着刘玉莲,刘基自己也突然想到,虽然明王屡屡兵行险着,可每一次都让他逢凶化吉了,有一次还就在朱重八的眼皮子底下,只有稍有闪失,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明王了,可还是让他有惊无险的走了过来。

要不他怎么说,明王的命数,他根本就推算不出来呢,这也让他对明王的不走寻常路,有了其它的解释:既然明王的命数都不能推演,那么,明王的成功路,说不定也会和历史上的君主们大不一样呢。

“可是,王爷什么人都没带,他自己又不会武功,连家里的姐妹们都没有带一个,这可怎么是好呢。”刘玉莲仍是焦虑不己的样子。

家里会武功不会武功的王妃们,不是大着肚子就是带奶着孩子呢,唯一一个没有孩子牵绊的桃红,此时仍在青岛未归,所以,就算赵林想要带个如夫人照顾生活起居,他也不能不怜香惜玉一下,这也难怪刘玉莲会如此紧张。

“王后不要担心,我去问问去,”刘基一听赵林这次连夫人都没有带,也有些急了,拔腿就欲出门。

可才迈开步子,就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片刻后,便看到一个明王的亲兵纵身下马,行了一礼后道:“禀刘先生,王爷去到城外,把刘将军的亲兵营都带走了,刘将军没有办法,只好带领大家跟着王爷北上了。可是王爷并没有手持先生的调兵令,所以刘将军命属下速速前来请示如何是好。”

刘基一听就释然起来,微笑着说:“王后你看到了吧,我就知道王爷不会那么冒失的。”

然后转过头来对着一头雾水的亲兵道:“你做得对,老道我这给你调兵令,你速速赶着追上王爷,着令刘三这小子一定要保护好王爷,要是王爷有个三长两短,让他刘三提头来见。”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