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赵玲芸丝毫不觉得自己狠心,等第二天天合那边象征性地出了一个声明,她还不慌不忙地加大了力度,利用好几个平面渠道,同时开始曝光起刘玫过去手下被人包养过的玩意儿,这一下,不光是杨子规的丑闻间接“坐实”,就连天合娱乐的其他人也开始受到质疑,特别被刘玫带过的几个,个个草木皆兵。

杨子规自从前几天正式拒绝了肖静就没再回过公寓。

刘玫断了他公司这边的银行卡,也没给他安排后续的工作,一副若是坚持不低头便让他自生自灭的架势。

杨子规的家在城南弘杉电仪厂,那地方现在也回不去了。

电仪厂门口的记者比公寓下头还多,那些架着大三/元的家伙嗅觉异常敏锐,自从得知杨子规的家庭地址,个个闻风而动,乐此不疲地蹲在大院门口,满脸希冀,似乎只要杨子规一露面,他们便能鼓动笔杆,写出成千上万字的声讨缴文来。

弘杉电仪厂里的人好些年没见过这种阵势了,一时间热闹非凡,丝毫不亚于多年前杨诚被警察抓捕时的架势。

弘杉这个破电仪厂虽然零二年底倒闭,但里头单位家属不少,好几百个没地儿去的下岗职工,早些时候还想着努努力再就业一把,后来高素质的年轻人群来势凶猛,四周高楼渐起,城市变了模样,工人们那股子对于生活的奔头也就随着那些外墙上的白/粉一样,一点儿一点儿认命地剥落下去。

现在那房子里还住着的,只有杨老太太和杨子规给她请的一个农村保姆。

杨老太太不是城里人,她在乡下种了半辈子的地,年轻时拉扯三个儿子长大,年过七十,又为了孙子背着一篓子玉米进了城。

儿子杨诚待她不好,她不在意,自己在阳台弄出了个床铺,夏天儿热,冬天儿冷,大风一刮雨打窗棱,一睡就是十几年。

向纯去后,杨诚五毒具沾,杨子规饿得两眼发黑,老太太就拿着自己的棺材本精打细算,每一把菜每一分钱都小心翼翼地记录在自己的小蓝本儿里。

杨诚零八年锒铛监狱,杨子规把主卧收拾出来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那一晚第一次没有听着窗外头的风声入睡,笑得别提多甜,可那日子没过多久,她就得了阿兹海默。

乡下的两个儿子埋怨她进城,不愿意出钱治病,杨子规倒是没跟他们争,卖了向纯留下来的几套邮票,每月又花上两千在大院儿里雇了一退休大妈,每天给老太太做饭,他自己到了周末也会回去,给老太太洗一洗衣服,说一说话儿。

今年年初,老太太病情突然恶化,或许是听人家说小儿子终于死在了监狱里,或是也是年纪到了,人都有这么个时候,总之她是不记得杨子规了,有时候夜半醒来,家里没人,就会跟孩子似的哭个大半宿。

原本照顾她的大妈随女儿去了南方定居,杨子规于是只能花五千雇了个外地来的保姆,整天二十四小时守在老太太身边。

北城消费水平不低,保姆年纪也不小了,跟院儿里些个长舌好事的人聊了一阵,就嚷嚷着要加钱。

在电仪厂的老职工家属眼里,杨子规打小有出息,现在考进戏剧学院,一看就能当大明星,而明星赚的比谁都多,五千块的保姆费哪里说得过去呢。

杨子规那阵子愁得眼睛发红,做梦都是他妈活着时候的样子,还是楼上杜思涵的妈好心帮了一把,后来杨子规签约进天合,他就把老太太送去了疗养院,一个月八千,贵,但放心。

可老太太是不习惯享清福的,第二个星期就嚷嚷着回了电仪厂,她即便谁都记不得,却依然每天在嘴里念叨着,“壮壮晚上要回家吃饭,家里不能没人的。”

杨子规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回家吃饭了。

他从赵医生那里出来,取出私人银行卡里的最后两百多块钱,就找了个日租的地下室搬进去。

那地下室离天合倒是不远,一条街上住的大都是些年轻人,搞朋克儿的,搞行为艺术的,吸毒的,私奔的,都有。

杨子规晚上九点听着隔壁的叫/床声入睡,早上七点就着外头的吵架声醒来,从未有过的准时准点。

买早点的大爷看着是个实在人,看见杨子规嘴里就很不客气,“挺敞亮一大老爷们儿,怎么光顾着享受,也不知道出去找找工作,现在就算是个体力活儿,也得比你蹲家里强啊。”

老大爷倒是没坏心眼,可杨子规没法儿回答,他低着脑袋啃包子,热气往脸上一冲,就像脑子里也飘起了一片白色的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