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红用马三爷刚才的话,回应他,“我也没办法。”

“我的计算机公司,处于新兴阶段,运营成本高,计算机销量低,还没赚钱呢,好不容易有人购买我的计算机,我当然要赚点利润,要不然我的公司活不下去。”

“行吧。”马三爷说,“那就按你定的九九折执行。”

“我派人去别的城市,租好了厂房,统计出网吧需要的计算机数量,你就给我供应计算机。”

丁兆红说,“没问题,等会儿我就去找陈厂长,让他们加快计算机的生产。”

随着网吧生意的红火,盘古牌计算机也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

已经有人找到网吧,问他们的计算机从哪买的。

人家也想买。

丁兆红相信,随着盘古牌计算机名声的扩大,想买她计算机的人更多。

马三爷说,“你要找老陈,就尽快去。”

“他的工厂出现了一些问题,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倒闭了。”

“啊!”丁兆红一惊,“这是为啥呢?”

马三爷讲了讲。

丁兆红明白了。

其实,这种现象在后世挺常见的。

像这种机械厂,在每个城市都有好几家,而且都是国字号开头的。

这是因为,之前都是战略思维,无论哪一座城市,都建立各种厂房,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时发展。

从衣食住行到拖拉机,机器等,都能生产。

这样布局的目的是,当战斗开始了,各个城市都能自给自足。

这个思路倒是没毛病。

但是,现在已经进入和平年代,又开放了。

国内的同行之间,竞争加剧。

再加上国外同行的涌入。

国外产品比国内的产品,还要优秀几个档次。

因而国内这些工厂的处境都不好过。

现在还能勉强维持生存,再过几年,连工人都养不起了,只能让工人下岗。

到那时,又有新的故事发生。

丁兆红眼里冒出金光。

她用陈厂长的工厂,制造计算机的零部件。

虽然陈厂长每次都按时交货,但是,用别人的工厂,心里总觉得不安稳。

要是有自己的计算机生产基地,那就完美了!

丁兆红说,“三爷,咱再合作一件事吧,把陈厂长的工厂收购了,专门制造计算机。”

马三爷说道,“好呀,我愿意与你合作。”

“等会儿我去找老陈,和他谈。”

“不对,这事老陈做不了主,要找上面的领导。”

“总之,这事交给我来做吧。”

他答应的这么爽快。

丁兆红反而起了好奇之心,问道,“三爷,你知道计算机的零部件是怎么生产的吗?”

“知道生产一台计算机,需要投入多少成本,计算机的利润又有多高吗?”

“我都不知道。”马三爷说,“说实话,我对计算机一窍不通。”

“那你为啥跟我合作,你就不怕我骗你吗?”丁兆红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