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丁兆红安排的实践课程,让他们熟悉计算机,了解计算机。

用时五天,这八百多人,都实践了组装,拆卸计算机,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能解决计算机的小故障。

可以派到各个网吧,做具体的工作了。

冬日的这一天,在京城的多个繁华地带,同一时间,燃放起鞭炮。

二百多家网吧,同时开业。

这些网吧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丁马网吧。

这个名字是丁兆红与马三爷共同起的,取他们两人的姓氏,组合到一起。

网吧的门头样式一样,连里面的计算机摆设样式,也完全相同。

这是丁兆红要求的。

她按照后世连锁便利店的规模,布置网吧。

鞭炮声引来了路人的关注,老人小孩,妇女男人都凑过来围观。

看到网吧这两个字,他们挺疑惑的,问网吧是什么东西,能干嘛。

网吧的工作人员,向路人解释何为网吧,还请他们进去看看。

当路人看到像彩电一样的大块头,一字摆开,人坐在大块头前,点击一个黑色的像老鼠一样的小物件,屏幕上的内容就来回滚动。

人们好奇极了。

有一些老同志凑上前,想上网体验一把。

又得知网费是一小时十块钱,把他们给吓坏了,大骂坑人。

他们还给网吧的工作人员提建议,应该搞免费试玩活动,让他们先上网体验一下所谓的上网。

如果体验的感觉不错,他们愿意交钱。

然而,工作人员的回复是一样的,由于网吧的成本挺高的,有电费还有网费,属于利润非常薄的行业,所以不提供免费试玩。

当然,这是丁兆红安排他们这么说的。

因为,根据丁兆红的经验,那些要求试玩的人,实际上,根本不懂计算机。

即使让他们试玩十几分钟,他们也体验不到计算机带来的快乐,只能是白白的浪费时间。

而那些真正上网的人,他们不需要试玩,直接交费上网。

所以,网吧绝不提供试玩项目。

很多看热闹的人,不情愿地离开。

他们不舍得花十块钱上一个小时的网。

但还有一些好奇心重的人,留在网吧,看别人上网。

看了时间长了,竟看出一点门道,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交了五块钱,试玩半小时。

是的。

他们不舍得交十块钱,只想拿出五块钱,上网半小时,感受一下。

而丁兆红的网吧,提供半小时上网服务。

于是,很多抱着试试心理的吃瓜群众,试玩计算机。

结果是,他们一上网,就停不下来。

类似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一个网吧,而是发生在每一个新开业的网吧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