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璧源现在知道你的身份吗?”
“不知。”
“那你与孙璧源是如何认识的,是你主动去找的他?”
“嗯,我听闻三江才子之一的孙璧源被表舅延揽招入轩禾书院,便萌生了心思,想去看看,然后就这样了。”
“那孙璧源对你是何想法?”
“芳婵不知。”
“你的竞争对手可不少啊。孙璧源有表舅的推举和延揽,加之孙璧源又是三江才子,英俊潇洒,想来这神都城内盯上孙璧源的财阀与世家不在少数。不过这样也好,表舅也很想知道孙璧源到底有没有这个定力,抵挡住各种诱惑。
表舅也不瞒你,孙璧源现在处于考察阶段,表舅虽然看好他,但是还得考察考察他的实干能力。”
听到这里,周芳婵眼神一亮,抬头忙说:
“如此说,表舅还是中意孙璧源。”
“嗯,关键是他得实干,因此先观察两年考察考察。但陛下那一关恐怕不好过,你要有心里准备。”
“我知道,多谢表舅通情达理。”
“表舅既是你为好,也是为朝廷的江山。你要记住,日后无论多大风雨,一切以百姓福祉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轻个人,而重百姓。”
“是,芳婵记下了。”
周芳婵与周赋不在伯仲之间,甚至周芳婵更有一些优势,因为她离着女帝近,这是她的优势。
沈云卿一直很担心,女帝把周芳婵收在身边,是为了用周芳婵制衡周晟、周赋父子。
因为岐帝国有女帝执政的政治惯例,如果女帝以政治好处引诱周芳婵与周晟、周赋父子二人作对,这就很麻烦了,还真是一个棘手问题,这也是沈云卿担心的问题。
所以现在就要给周芳婵打预防针,让她心里有数。
女人和男人不一样,女人不能逼,男人逼一下两下不会太计较,但女人你逼一下试试,一定是记恨在心,日后心心念念想着报复。
因此孙璧源这件事上,既然周芳婵已经动了凡心,就不能逼的太紧,女孩子压的太紧,容易给逼逆反。而女人逼的太紧,就会失控。
而周芳婵处于女孩和女人之间,压力太大更容易出现叛逆,一旦周芳婵出现叛逆,就会倒向另一面。
沈云卿、周晟逼的太紧,会倒向女帝,女帝如果逼的太紧,周芳婵自然会回到周晟身边,这是沈云卿担心的问题。
翌日,沈云卿专程去了一趟轩禾书院,但没有去见孙璧源,而是就孙璧源的外围情况进行了解。
孙璧源去年得了榜眼之后,直接安排进轩禾书院经济科插班学习,同时学习哲学,其实是沈云卿给他开了小灶,安排人给他上课,否则就得等到今年和新生一起入学,白白耽误小半年时间。
对于特殊人才和重点人员,都采取开小灶插班和自学模式交叉进行。
早年师资力量不够,都是沈云卿亲自带班开小灶讲重点,然后放羊自习,不明白的地方汇总之后,专门挑时间讲解。
经过这些年的扩张发展,首都地区的师资力量虽然算不上雄厚,但是比二十多年前那是充裕的多了。
孙璧源插班之后,年底回了一趟江西老家,一月底刚回神都报到,周芳婵获悉消息心里急不可耐,然后被沈云卿撞个正着。
不过孙璧源现在是神都名人,顶着三江才子、科举榜眼、沈云卿提携的三顶帽子,神都城内的财阀、世家对他趋之若鹜频抛橄榄枝,而孙璧源还不知道周芳婵的真实身份,因此周芳婵的竞争压力其实很大,需要在万千大家闺秀之中竞争获胜。
同时沈云卿也像藉此观察孙璧源的定力如何,如果定力不够,就很容易出问题,这是他担心的地方。
三日后,在女帝授意下,由张祥早朝公开借款给图曼塔一事,顿时引起轩然大波,然后礼部、吏部、户部三部明确反对,御史反对,反对的理由都很明确,借款巨大不能借。
但这只是“借口”,除了御史台,礼部、吏部、户部反对都是借口。
这桩生意是沈云卿接单,能亏了不成?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满朝文武都很清楚,但是他们就是反对。
除了真的是因为借款数额巨大之外,礼部、吏部、户部反对也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因为如果不反对,他们凭什么让沈云卿让步更多好处。
所以这件事的症结,还是出在官僚改革,沈云卿给多少红利的问题上。
这次借款给图曼塔,是沈云卿兜底,财政出大头,只要赚,肯定是包赚不赔大有赚头,户部心里很清楚,但就是反对,反对的目的是为了捞取更多的好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