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苏家作恶多端,被灭满门实属报应不爽罪有应得,但沈云卿还是考虑与苏薰风合作,因为利大于弊。

就司法层面而言,截止到苏家灭门之前,苏家的罪恶与苏薰风的关联度不大,不能说没有,但绝大多数是苏世贤和苏世茅的罪。

政治层面而言,朝廷需要密党的投降分子,和密党内的变异分子进行合作,拉拢这些分离和变异分子,有利于日后更好的瓦解密党,消除密党危害。

技术层面而言,苏薰风对密党较为了解,同时已经楔入密党体系,有利于朝廷迅速掌握密党的网络和体系,从而对密党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经济上而言,能降低经济冲击,进一步摸清密党的经济网络和资本数量,为日后抄底做前期的准备。

因此与苏薰风合作,总体有利于朝廷控制局面,消灭密党。

“夫人的条件,沈某可以答应。但是,夫人必须保证与沈某的合作毫无保留,而不是阳奉阴违暗中继续与密党勾结,危害朝廷利益,只要夫人答应沈某的条件,龙湖寺一事沈某可以帮你。”

“好,本妇可以答应郡王的条件。”

“那就一言为定。密党现在知道佛头与底座是金银做的吗?”

“还不知道,但知道龙湖寺有黄金白银,这些年来曾多次寻找。”

“会不会是当年龙湖寺和尚撤离,其中有人出卖了消息。”

“知道龙湖寺黄金白银的和尚只有六十多人,其他人都是后来安置到的龙湖寺,而那六十多人,现在都在蜀中,按说不应该泄露秘密,除非是他们将消息泄露给了其他和尚。

但如果是其他和尚泄露了消息,沈合不应该不知道苏迅风还活着。”

“那其他和尚现在都在哪里?”

“都分散到了各地,多数不在两湖,与本妇并无直接联系。”

“那会不会是沈合本就知道龙湖寺里有金银。”

“现在很不好说。”

龙湖寺金佛是苏世矛带着亲信部一百四十多人一起干的,后来陆陆续续因为各种原因战死、被杀、病死和正常死亡了七十多人,知道这件事的人,除了苏世茅、苏世贤、苏薰风三人之外,只有六十多个亲信。

因此只要这六十多个人不走漏消息,消息就不会泄露。

但也很难说,后来苏世贤、苏世茅又收留和召集了一些旧部和溃兵,养在龙湖寺里,很难说这些人没有透露什么消息,被密党知道。

而苏世茅是先于苏家庄出事前两个月撤离,苏薰风逃出生天后,这些和尚受到苏世茅控制,苏世茅死前,把和尚和旧部遣散到了各地安置,苏薰风间接通过其他亲信继续控制和监视这些年过半百的旧部,因此这些旧部并不与苏薰风直接接触,理论上密党是不知道的,否则肯定已经找上苏薰风,苏薰风也不可能毫无察觉。

因此现在很难断定消息是和尚泄露,但密党有关龙湖寺的消息从何而来,现在也说不清楚。

“现在夫人的一双女儿寄宿在沈某府上,夫人就没想过母女相认吗?”

“当然想,但世济堂盯得异常严密,我若现身,所有努力都将前功尽弃,还望郡王善待我那可怜的孩子。”

“本王不是冷血之人,也不是好杀之人,苏家姐妹本王自不会为难她们,但也请夫人好自为之迷途知返,不要一错再错。”

“我明白。”

苏薰风继续活着的意义只有报仇,如果为了报仇不择手段,触及法律层面还是小事,在王朝制度下,法律往往是君主和统治阶层的意志主导工具,但如果触动了政治和国家利益,那就很难办了。

七王之乱的摊子到现在还没收拾干净,里面牵扯到多少女帝的黑幕谁也不知道,沈云卿现在越来越发现,女帝当时的强力政策都是饮鸩止渴,问题都积累到了几十年后慢慢开始发作。

如果不是他这个强力补丁救场,岐帝国现在肯定是已经狂奔在亡国的高速公路上裸奔,甚至新朝都已经建立。

因为女帝当年的一系列紧急措施,都是竭泽而渔的饮鸩止渴,一定会有恶性效应和后果,只不过需要时间催化和酝酿,然后陆续爆发,当爆发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大厦倾王朝更迭。

之后与苏薰风就密党的形成,密党的核心人物,苏薰风与沈合的关系,当年七王之乱的一些内幕进行了深入了解。

七王之乱时,苏薰风年纪虽然还但是成年后参与了密党高层的活动,其父苏世贤又是元老,许多的内幕信息知道的非常清楚。

当然,了解的内容仅限于人物关系和历史谜案,系统性的人际关系和渠道网络是不可能交代的,二人的信任关系尚未到绝对信任的地步,同时也作为苏薰风与朝廷合作的筹码,日后细水长流的慢慢放出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