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平阳行了一个败将投降的大礼,他说他欠娘子军主帅李三娘这样一个大礼,而且已经欠了6年,所以他连施了6次礼。在隋末唐初的众多战将中,让他佩服的有不少,但叫他跪服的屈指可数,平阳绝对是其中之一。

他说当初平阳把他打得怀疑人生,但也帮助他找到了新的人生。

李秀宁过世那天,高祖李渊没有驾临到柴府,不是他不想去,而是当噩耗传来时,他立时全身软瘫在龙床上,动惮不得,过了好半天都缓不过气来,几名御医拥在他帐前一直折腾到天明,再到晌午,确认他没有大碍,才敢放心离去。

李渊一生中共有19个女儿,李秀宁始终是他最最宠爱的一个,没有之一,这并非单纯因着李秀宁是他唯一的嫡女,更重要的是,李秀宁是李唐的开国元勋,也是在他众多的子女中一个毫无私心的人、纯粹的人。

特别是,自从结发妻子窦氏离世后,宁儿就成了他唯一可以倾吐衷肠、交托心事的人,也是唯一能够绝对信任的人。李秀宁的离世令他无比的震惊和无穷的哀思,他不明白为什么已经日渐康复的女儿怎么突然间就急转直下,她连告别都没来得及说,就离他而去,离家人而去,离她参与创建的大唐而去。

天,没有塌下来地,没有陷下去,但是,老李的心藏就像忽然落下一个巨大的秤砣一般,变得沉甸甸的,连心搏都感到异常困难他的头颅,就像被掏空了的鸟巢一样,变得空落落的失魂落魄。

悲恸之余,高祖下令为平阳公主之薨停朝三日,并要为她举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一个史无前例的打破惯例的军人葬礼!

当时礼官提出反对意见,说女人以军礼鼓吹下葬与古礼制不合,高祖李渊怒不可遏地反驳:“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意思就是:鼓吹不过就是军乐而已。自从平阳公主在司竹园举义至此,她何时不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克隋京城、定唐大业,她居功至伟,乃开国元勋,而非一平凡妇人。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何不可?”

李渊不仅要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还要追谥平阳公主为“平阳昭公主”,其中的“昭”是指“明德有功曰昭”。于是,后世就称李秀宁为“平阳昭公主”,取义明德有功!

是日,李家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数出动,一应缟素。只见军旗高举、军乐齐鸣、军舞同步廿人扶灵柩,雕玉为棺,文梓为椁,平阳昭公主的灵体静静地躺在棺木之内后面千人白衣麻布,黄纸漫天,九步一叩、泣声哀恸,为平阳昭公主送行……

李秀宁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之举殡的女子,这是史无前例的、也是绝无仅有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