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的建议是混合一首歌出来,就是两首歌以巧妙的方式混成一首,这种巧妙的方式就在于钢琴和吉他的切换。
林华这个想法还是很好的,因为一首歌六个人分的的确确有点少了,至少混起来,让一首歌的更长一些,这样才能满足六个人一起。
至于中间怎么完美地切换也是需要一定默契的,大概就是吉他一个尾音由钢琴接上,顺势转到另外一首歌的伴奏。
这也需要队员之间的配合,给两天时间练习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充足的,只需要注意切换的地方和个人的环节就可以了。
林华开始分配谁唱一块的问题,每一个可能就唱两三句,有一种歌那种感觉,不过也没办法。
这里不会乐器的林华就安排多唱一些,前面一首苏醒是不用开口的,到后面苏醒钢琴一接上自己就要开口了。
因为苏醒是弹奏的那个人,什么时候进去苏醒自己最清楚,所以开头这个事情交给苏醒来肯定也最准确。
况且上一场大家有目共睹的,苏醒整个表演下来就是一个稳字,真的是稳如老狗,而且透露出来的那股松弛淡定不是装出来的。
让苏醒开这个头完全没问题,接着其他队员就跟着苏醒的节奏唱下去,整首歌林华就一个要求,不要失误。
团队不比个人,个人还是可控的,团队的失误有时候就是连锁反应,本身团队就是一体化的,一环错了后面环环错。
况且这里的伴奏几乎都靠着吉他和钢琴,假如其中一样偏了的话队员们全部跑偏,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林华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也不简单,大概知道自己的部分之后就开始第一轮的练习了,前面几轮都是找问题和熟悉流程的。
吉他开场,弹吉那名选手开头,唱了两句之后其他人接上,看起来效果还是可以的,只不过还有小瑕疵在里面。
一般来说吉他手要和那名队员有所磨合,这样子才跟彼此跟上节奏,此时就是正在磨合的阶段,而苏醒一直在听吉他的那个伴奏。
苏醒在听着哪一个点是自己需要卡上的地方,要做的也就是精准二字,要让整个伴奏看起来是没有断过的。
要是能够听出来中间有一段是断开的那就说明整个表演是很失败的,要的就是无缝的衔接,苏醒这里也必须聚精会神了。
吉他手弹得差不多的时候给了苏醒一个眼神,苏醒也领悟到了,很快苏醒听到了一段低音,苏醒也就慢慢地弹奏跟上了。
苏醒弹琴的感觉也是很特别的,因为系统给的是专业的那种,所以苏醒整个表现出来的就是那种专业的钢琴家的感觉。
这个时候苏醒也开口跟着自己伴奏唱了两句之后,队员们跟上自己的节奏,接着唱下去,然后苏醒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第一轮下来感觉还可以,除了小瑕疵以外,苏醒卡上去的那个时机是比较完美的,只不过到时候现场还会有一个伴奏。
到时候苏醒的耳朵会听到两个伴奏,能不能卡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目前是一个伴奏,难度还会更低一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