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的早间,招喜给杨沁儿披了件十分保暖的皮裘大氅,唯恐乍暖还寒的春风让她家郡主受了凉。当她与杨沁儿跨出房门,站到庭院之中时,招喜的脸上也仍旧布满了忧色,生怕这位任性的郡主即便挺着孕肚也要御风飞行,她转了转眼珠便朝杨沁儿道:“郡主,您以往回泰青崖都是郡马相陪,今日要去请郡马与您同往吗?”
哪知杨沁儿坚定的摇了摇头:“今日……就不必了。”
说完她不再理会招喜,从身旁的一个奴婢手中接过一个手掌大小的木盒,她打开木盒的盖子,里面是一张栩栩如生的飞马驾车的剪纸,只见那马车高大,飞马俊美,连车轱辘上的花纹都剪得一丝不苟。
杨沁儿将那轻飘飘的剪纸往庭院中一抛,然后竖起手指轻声念了一句法诀,再凝眸往随风飘摇的剪纸上一指,剪纸立刻被一大团荧光包裹,小巧的剪纸突然暴涨,飞马和马车眨眼间都变为了实物,飞马提起前蹄嘶鸣声声,它背上的翅膀被五颜六色的华丽长羽覆盖,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奕奕光彩,拖在飞马身后的半挂式马车由黄金和白银打造,其间还镶嵌着数颗硕大无比的红宝石,整辆马车贵气逼人,处处都显示着仙家大派的雍容华贵。
招喜原本担忧的神色顿时转变为惊喜,只听她喜孜孜的朝杨沁儿道:“郡主有这样的法宝就该早些告诉奴婢,奴婢一直以为您今日要御风飞行,昨夜还担心了一整夜呢!”
杨沁儿得意地冲她笑了笑:“我师父给我的法宝何止百件,难道件件都要说与你听?”说完不再理会招喜,在一众奴仆的搀扶下坐上了车,招喜也赶紧跟着爬了上去。二人刚一坐定杨沁儿就朝飞马喊道:“走吧,带我去泰青崖见师父!”
飞马如得令般张开一丈有余的翅膀,口中嘶鸣一声就腾空而起,他的羽翅又宽又大,扇出的风如狂风般将仍在地面恭送杨沁儿的众多奴婢吹得匍匐于地,而当众人稍感风势渐缓再抬起头来时,哪里还有飞马和马车的踪影,唯见远天上有一个越行越远的小黑点,不过转瞬间连这个小黑点也消失不见。
飞马行进得十分迅疾,须臾间就将杨沁儿和招喜带到了泰青崖,它并不再山门前停下,而是直奔后山而去,最终落于清光洞前的空地上。
杨沁儿似是十分急切,不待招喜下车扶她,她便撑着马车的车轸自行跳下了车,她虽身怀六甲却仍旧灵活,竟比招喜的动作还快,当先便一头冲进了清光洞。
招喜虽然也紧随其后跳下了马车,但并不敢跟入洞中,而是恭谨地立在山洞旁,不敢随意走动也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杨沁儿毕竟身子笨重,进洞的脚步声便尤其的沉,让洞中相对而坐的两人闻声而动,还未见到她的身影就已将目光齐齐转向了洞口。等到杨沁儿着急忙慌地站到二人身前之时,果然就见牙珉精神矍铄地坐在元虚身旁,不过他惯常爱穿的灰衣换成了黑衫,让他那冷峻的面庞更显冷硬。
杨沁儿惊喜交加的扑到牙珉身前道:“师叔,您可是大好了?”
牙珉就站起身在她面前转了一圈,只见他原本精瘦的躯干上全是鼓鼓囊囊的肌肉,不光如此,他还面色红润、神采奕奕,尤其值得赞叹的是他一身强悍神通的气息,上仙之体仿佛失而复得。
杨沁儿正待抚掌欢叫,却见一旁的师父不见半点欣喜之色,反倒显得郁郁寡欢,面色愁苦,她便奇怪地看向元虚:“师父,师叔无恙归来,您为何不见喜色反添愁容?”
元虚便垂下眼眸道:“你如今身怀六甲,辨识之力果然是退步了,你觉得你师叔当真是无恙吗?”
杨沁儿便又将犹疑的目光望向牙珉,牙珉神色自若地重又坐下,任凭杨沁儿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几遍。可是不管杨沁儿如何观察若微,也并未发现牙珉身上有何不妥之处,若是非要说让她存疑的地方,也不过就是对他失去仙骨还能重获上仙真身而感到难以置信而已。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