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天的相处,齐路已经基本适应了这种只需她饭来张口的生活。

于是,第四天,她就开始自顾自的开了电视,用看电视来打发她刚吃完早饭后、直到十点半吃中饭前的那三个半小时的时间。

电影开播没多久,才刚被齐路拒绝了想出去的“要求”的外公,又突然躺着问齐路:“你在看什么?”

齐路可没觉着自己影响到了他,而是对他的问题做了她的回答:她开始给他讲她看到的剧情——就像讲故事一样。

谁想,自然而然的,齐路就像同声翻译一样的把外公听不懂的电影用他唯一能听懂的当地方言、几乎是同步的翻译了一遍。

她把电影讲述的故事,以及外公临时问及的他不懂的故事里的人物为什么那么做?为什么那么想?为什么他们要争那些……等等之类的涉及到故事的环境背景:

比如,故事里的具体的地理环境导致的自然选择对人的“筛选条件”,还有那些人的相关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甚至连现在的综合性大学会开设的所有学科它们各自的底层基础思维……

必要时,齐路也得为了给外公解释清楚一个概念,就得顺便给他当场讲上一段涉及相应学科、有时还是需要多学科互助的融合思维——它的观察视角、思考方式、以及这样想这样看和各科单独对同一对象的观察、思考所会看到的——这两者的不同……

结果呢,齐路就不知不觉的一直讲到了电影都结束了、外婆都来喊吃饭了,她才结束了这样又补课又翻译的电影转述。

但齐路当时要讲的并没完全讲完,而她被打断后,也没再接着讲了。

不过,即便没讲完的,她也基本能保证让外公听懂了今早她看的那部电影要讲的故事的至少七成的主要信息。

外公事后在当天并没什么反应,而齐路却因此一口气喝了不下一升半的水——连讲三个半小时的,能不渴吗?

但翌日,齐路并没打算开电视看的,却反而是外公主动提道:“路啊,你把电视里讲的翻译给我听吧。”

“啊?”齐路反倒是没想到了。

但外公的反应,却让她自动想起了昨天外公说过的“听不懂。不看。”——她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外公和外婆之所以从没再主动打开电视看过的,并不是他们真对电视里播的不感兴趣,而是他们听不懂里面的语言——他们只听得懂当地的方言,——可电视里播的,不是英语,就是“普通话”。

在齐路愣神之际,外公以为她是没听清他刚才说的,就又再说了一遍,并解释得更清楚些:

“我觉得你昨天讲的那个电视的故事挺好的,你讲得挺清楚的,我想叫你像昨天那样的把电视里讲的翻译给我听。”

坦白讲,齐路昨天也只是顺其自然的讲了起来。

哪里会想到,外公不懂的“知识点”竟有那么多!

当然,若不是外公那样的总是临时插话的问啊问的,齐路也不会知道:原来,她随便挑的一部她认为还算有趣的电影,要看懂,原来背后是需要懂那么多基础知识的……

而她自己也是因为要给外公讲清楚他问的那些“为什么”,才后知后觉到:哦,原来我学过这些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