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乡村家家户户屋顶上都飘有炊烟,炊烟都是青白色的,但是每一家做的饭可不一样,大部分都是吃自家菜园里种的青菜,元家以前也是,现在元家日子过好了,都能吃上肉了,虽然是楼房,但是做饭还是在一楼,这烟囱也不是别人家的那种立在屋顶上的,元家做的是扯火灶,烟囱是在外面墙上的,这灶台还是元请老师傅设计的,打灶台的老师傅这样的灶台比较美观,新楼房就应该做这种。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做法,就是像以前老房子那样做树在屋顶上的那种,但是楼房是做不了这种的,如果非要做的话就只能是在外面单独做一个厨房了,那样虽然不美观,但是厨房独立出来聊话,对楼房里面的墙壁是有好处的。扯火灶虽然美观,但是排烟的效果不是很好,用长时间了屋里的白墙就会被熏黑,所以各有利弊。

为了这灶台的事元头疼了好久,重阳的意见是就做扯火灶,毕竟女人是喜欢美的,元是想在外面盖个房子单独做厨房,这样子虽然做饭不如在家里做饭方便,但是对房子有好处,两口子的意见遇上了分歧,这最终做决定的既不是元也不是重阳,而是两个孩子,这新盖的楼房就是为了让孩子住的舒服的,这做厨房也得听听他们的意见,虽然孩子们还,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做决定,元家里还是比较民主的,俩孩子都听妈妈的,最终结果三比一,这灶台最终还是做了扯火灶。

打个债灶台花了十元钱,这是人工带材料的钱,元觉得有点贵,但是既然是请别人来做,就必须得舍得花钱,半功夫这灶台就做好了,搬进新家这么久元家一直都是用的钢灶,就是几块钢焊在一起的,下面可以放柴火,上面架着一口铁锅,其实钢灶炒菜很好吃,这钢灶还可以随意移动,就是有一点不方便,那就是下雨,因为这是户外使用的,要是遇上下雨了这钢灶就没法子用了。

夏的不像冬的雨那么绵软长久,都是豆大的雨滴,扑拉扑拉的往地上猛砸,但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元要是遇上下雨的时候只能是等着雨停了再做饭,孩子们特别不喜欢下雨,不仅仅只是吃饭不方便,下雨也就意味着要踩着黄泥巴的土路去上学。

家里的饭都是重阳来做,王杰和父亲去镇上的时候,重阳带着王菊在河里捞了不少的龙虾,这新灶台也做好了,黑色的铁锅被重阳烧的通红,锅放冷了后又在锅面上摸了一层猪油,这新铁锅算是开锅了,王菊帮着母亲烧火,但是年纪太了,老是把火烧灭了,脸都被熏黑了,厨房里也都是烟,好在当初做房子的时候这厨房开了两扇窗户,这烟可以两边出,重阳没让王菊烧火了,自己点着了后放了几个大柴火就算是完事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