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信笑道:“怪不得那相国寺中的佛像都是金光闪闪,善哉善哉。可惜我少林处在这山野之中,并无那近水楼台,要不然也可效仿一下。”周允定睛又打量慧信一番,只见他生的慈眉善目,不似贪图富贵之人,不知怎么会说出这种话。周允道:“不过那相国寺太过嘈杂,远不如少林般清净。”

慧信道:“确实少林寺中更适合修身养性。不怕施主笑话,老衲也知这出家人不应总提这钱财,不过人都是要吃饭的,可如今少林寺中已没多少余粮了。前几日老衲去京城便是想寻些贵人相助,可是当今圣上信道而不信佛,所以自无人愿帮。这几日老衲正还准备派些弟子下山化缘,不想今日周施主竟赠了黄金一锭,真是解了少林的燃眉之急。”

周允所赠黄金不过十两,相当于百来贯钱,少林寺有几百人,就算省吃俭用也就够撑上一月。周允忙从怀中取出另一锭黄金,双手俸给慧信道:“大师,寺中既有困难,就请把这锭金子也收下吧。”慧信摇头道:“若是施主家财万贯,老衲定毫不客气地收下,只是施主来钱定是不易,所以还是自行留着为好。眼看夏收将近,寺中还有些香客捐赠的散钱,再加上施主所赠黄金定能撑到那时。”

周允点头道:“听说少林寺有良田千顷,到时候寺中就不愁吃喝了。”慧信叹道:“其实没有施主想的那么简单,虽寺中有些田产,但如今民生疾苦,寺里负担也较前几年大了很多。若遇灾年,定会入不敷出。”

慧生举杯饮了一口茶水,又道:“这几年田里粮食还未长成,就会被百姓偷去许多。所以再过一月,寺里就得往每个田里派专人昼夜看守,以防百姓偷盗,要不然寺里又会白忙活一年。”

周允不想堂堂少林寺竟会有这等烦恼,叹道:“如今朝纲不振,穷苦百姓也较往年多了一些。”慧信道:“事实并不如施主所想,来田里偷东西的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可都是不愁吃穿之人。他们已经摸透寺中规矩,知道就算被抓也只是被责骂几句,并不会被受到责罚,便无所忌惮。所以啊……这几年那帮人可没少揩寺里油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先前周允还觉得衣食无忧之人都会要些脸面,今日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周允道:“若是寺里不好责罚,那可把偷盗之人交给官府处理。”慧信道:“不瞒施主,寺里也曾把偷盗之人扭送去官府。不过那官大人却说‘寺里不是常年对外施舍么,如今只是被人取了些粮食就何必大惊小怪。’所以最后便不了了之。那帮村民见官府都是袖手旁观,便更加放肆。”

周允道:“这外面的世道不太平,不想竟也影响到了佛寺之中。”慧信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少林寺同属大宋的一份子,焉能不受影响。前几年天下太平之时,寺中可谓香火不断,不想到了今日竟变得经营困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