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徐隽听录音机的次数多了,方蕙实在有些奇怪,她问徐隽在听什么,徐隽说于老师给了他一盘磁带,是他顶替的那个同学事先录好的主持稿。
方蕙听了徐隽这句话,几步冲到录音机前,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耳机里传出了她无比熟悉的那个声音,这些天一直萦绕在她脑海中的耿桢的声音。
方蕙的手立刻颤抖得竟按不下录音机的停止键,她扯下耳机,飞快地向于老师的办公室跑去。
于老师正准备锁门下班,看见方蕙急匆匆的跑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她跑过来,方蕙跑到于老师面前停住,
她握住胸口,喘得连话也说不出来,过了一两秒她才问出声:“于老师,徐隽手上的那盘磁带是谁给您的?”
“哦,你是来问那盘磁带的呀,那你也用不着这么着急啊!那盘磁带是邮寄过来的,就在耿桢同学转学的第二天。磁带的标签上写着‘校春季运动会主持稿’。”
“邮寄?您还留着信封吗?”
“信封?留着那个做什么用?邮票我倒是留下来了,挺漂亮的。
哦,对了,说到信封,那个信封是有些奇怪,没有寄出地址,是我剪邮票的时候无意间注意到的,我还仔细看了看,确实没有。”
方蕙回到电教室,拿起那盘磁带,只见标签上确实写着“校春季运动会主持稿”几个字。
她只一眼就辨认出这些字是耿桢写的,他写的小楷,字型刚劲有力、隽秀凌厉,有一次她还和他半开玩笑地说他的字都可以拿去卖钱了。
方蕙对徐隽说:“能请你帮我一个忙吗?运动会结束后,请你把这盘磁带送给我。”
高考终于结束了,方蕙如她自己预料的一样顺利地考入了父亲的母校,暑期结束后她就将进入这所她从小就熟知的全国闻名的高等学府完成她四年的大学学业。
她的高考成绩足以让她在校内各院系挑选任何她想要学习的专业,
她的老师、相熟的人,甚至是方芸都以为她会选择英语专业,但她出人意料的最终选择了金融专业,
方芸想不明白方蕙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她问过方蕙,方蕙只是不经意的答:“喜欢。”
方芸猜想方蕙选择这个专业最大的可能就是方蕙毕业后想从事与母亲曾经从事过的职业相关的职业吧。
其实以方蕙的英语成绩她本可以作为学校推荐的交换生去国外留学,学校也明确表示只要她有这方面的意向,名额方面不成问题,但她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婉言回绝了。
方芸想这其中也许还掺杂着她的原因,她自音乐附中毕业后,直接由耿教授推荐保送进了音乐附中的直属大学中G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在耿教授名下继续学习钢琴演奏专业。
就方芸单方面来说,她内心当然是极希望方蕙能和自己留在同一座城市里的,但从方蕙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方蕙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她绝不愿成为她的绊脚石。
方芸在厨房里的小饭桌旁一边摆碗筷一边喊方蕙吃饭,可喊了好几遍方蕙都没有应声,她透过厨房的玻璃门看到方蕙房间的门是紧闭着的。
她走过去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应答,她试着扭动门锁,发现门并没有锁,她推开房门,眼前的景像让她吃了一惊,方蕙正背对着她弯着腰在书桌的抽屉里急切的翻找着什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