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相对的,两人初次见面,是难得的相恰。
落座后,冯盎转头示意自己身后的年轻人离开。
自己嫡长子冯智戴现在作为质子,身在长安。此番过来,冯盎又带一个儿子过来。
原想将自己的儿子,介绍给魏王,可看到魏王如此年幼,待人却鲜于同龄人,介绍是自己儿子,拿出来有点丢脸,就当寻常的跟班对待了。
李泰不知道年轻人的身份,未做任何表示。
李孝恭是见过的,怪异的看了一眼冯盎,就没了下文。
李孝恭陪着交谈几句,就借故离开,将场地交给两人。
李泰明白李孝恭的意思,遂对着冯盎开口道:“冯伯父,以后青雀的地盘,就在冯伯父的边上,到时我们得多互通有无啊!”
“当然!”冯盎说道:“下官听闻殿下那里有一年三季的水稻种子,您看岭南这里,合适种那样的水稻吗?”
李泰都明白的事情,冯盎当然也明白,说起自己的条件。
李泰笑道:“不瞒冯伯父,大唐虽然地域辽阔,岭南却是最合适种植一年三季水稻,地域之一。”
从后世过来的李泰,当然知道这一点。
冯盎倒是挺意外的,虽说是一年三季的稻种,可看冯盎看来一年两季,已经足够了。
百姓得到这样的稻种,填饱肚子不成问题,说不定还有结余。
身为岭南的父母官,又有志向的冯盎,当然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生活提高。
喜悦之情,瞬间浮现在冯盎脸上,说道:“殿下能否为下官,多准备这样的稻种。”
李二那边的稻种不少,可是却要分散在各地,最终能落在岭南的稻种,并不是太多。
李泰回道:“冯伯父放心,青雀不仅为您带来大量的稻种,还会从当地,给您带来一些专家。有他们出手指点,种植水稻,也会事半功倍!”
“好好好!”
冯盎鼓手大笑道:“如此一来,下官再此替岭南百姓,感谢殿下的大恩!”
李泰轻笑道:“岭南百姓,也是大唐的百姓,青雀身为大唐的亲王,理当为大唐百姓做事,冯伯父,这何来感谢之说。”
“要感谢,也是青雀替父皇感谢冯伯父,有如此替治下百姓着想的官员,是大唐之福。若大唐都像冯伯父这样的官员,何愁大唐不兴!”
冯盎闻言,不由愣起,没有想到眼前的魏王,会如此说法。
这是变相的敲打,或者是在提醒自己,这是大唐的天下吗?
冯盎亦不禁暗想,大唐真的是到兴盛的时候。
自己的嫡长子,身在长安之中,可是给自己写了不少的长安见闻。
尤其是陛下三子,写的最多,其中太子与吴王李恪,是他亲身接触过的。
自己那嫡长子能力是有的,也是受自己最为赞赏的,却对太子和吴王李恪深深的折服。
可以想象,这两个皇子的才情,必在自家孩子之上。
而魏王,自家孩子没有见过,都写是长安的传言,或者是自己交往人身边的看法。
褒贬不一,甚至是贬大于褒吧!
不论是何种说法,既然魏王不在长安,还值得众人关注,就说明其不是泛泛之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