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州府的人口才差不多万户,一个去年年初,不过千户的下县,两年下来,人口就要翻十倍,当然前提是自己同意这次灾民分流。
李泰馋着脸,说道:“父皇,您也知道,儿臣这是真的想将华亭,变成扬州,以及苏州那样的大城,没有人口基数,一切都是妄想呐!”
“朕只给你五千户,而且你那五万石,在给朕送三万石过来。”
李二心一软,还是同意下来。
此番蝗灾,眼前的孩子,又是送钱,又是送粮的,李二真不忍心拒绝。
第一个目标完成,李泰又说道:“父皇,儿臣这里有个好东西,想向您讨个合法手续文件。”
李二下意识的摸摸下巴,自家这孩子,跟自己讲条件,是讲上瘾了。
手里有粮,对于蝗灾,李二不像之前那般,操之过切。
放下包裹的李二,饶有兴趣道:“青雀,你说说看。”
“一年三季的水稻,父皇,您看”
李泰还没说完,李二噌的一声,站起身,不可思议道:“一年三季的水稻,青雀,你莫非是在说胡话不成?”
与李二截然相反,李泰很淡定道:“父皇,儿臣带来粮食,绝大部分,都是这种大米,只是在口感上,远不如一年一季的大米。”
“不仅如此,儿臣还带了不少稻种回来,只是据儿臣预计,在北方别说是一年三熟,就是一年两熟,也很难达到。”
“江南一带倒是能达到一年两熟,再往南一点,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自家孩子说的有鼻子有眼,李二琢磨一下,这孩子虽说年幼,在这种大事上,还从没信口开河过。
李二重新坐下,沉声道:“你想得到什么?”
“儿臣的船队,在海外贸易的时候,有时总会受到挑衅,与他人发生冲突,是难免的事情。所以儿臣希望父皇下旨,给船队一些自主权,在海外时,可便宜行事。”
李二淡淡一笑,不由说道:“说吧,是不是这次在外边又闯祸了?”
睿智的李二,一下子就从李泰的言语中,发现了端倪。
李泰大方的承认道:“是的,父皇,儿臣在外确实闯了一些祸事。”
“说说看。”
李泰将张庆生说的,又给李二重复一遍。
听完后,李二说道:“这是小事,朕答应了!”
李泰愕然,原以为这是最难搞定的一关,谁知道父皇,轻飘飘的一句,就同意了。
自己还准备一些说辞呢,以及准备放些血,现在全部变成无用功。
两人的思考点不一样,对于历史上灭国无数的李二来说,这点确实是小事。
正事聊完了,父子两人简单的聊了几句,抽空又见见因祸得福的张庆生。
见到大唐陛下,张庆生激动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交谈完之后,李二就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他的粮食。
李泰依然被藏起来,坐在李二的马车里,一起出城。
李二很满意李泰此番的秘密回长安,省去自己很多说辞与麻烦。
第一次见到李泰的码头全貌,李二惊讶道:“青雀,你这码头差不多能同时停靠五百到一千艘船只,你有这么多的船只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