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又被派来当细作探子了。”刘伯阳开玩笑道。宋恪只能算是半个自己人,再纯正不过的大宋土著。刘伯阳知道,至尊宝大大再“疯狂踩底线”,能够克隆出来的自己人最多也只有五千。要想建功立业,更多的还要靠“收服”大宋土著做心腹亲信。宋恪就是最开始的尝试,看来效果不错。

“主公英明,属下这次又被点来做细作,刺探主公在楚海两州的练兵。”宋恪苦笑着答道。朝堂上下知道官家允许驸马在楚海两州编练乡兵壮勇,用于分置流民青壮,警戒地方,跟厢军作用差不多,然后选出精锐的为禁军,作为北伐收复燕云的主力。但是按照惯例,皇城司、殿前司、侍卫亲军司还是会派人来暗察一番,回去备案,以便应答官家、中枢和御史们的询问,宋恪就是其中一波。根据检校局的情报,还有五波人已经潜入海州楚州。

“那你就好好做,到时跟耿代洲沟通下,做份出色的报告回去。”耿代洲是检校局楚州站站长,负责两淮情报工作。

“谢过主公。属下还有一事容禀。”

“常德直说无妨。”

“属下一路过来,看到各地运转流民得力,井然有序,预计三个月就能让百万流民安置到位。属下清楚主公的行事作风以及能力,只是怕外人看了后会多想。”宋恪小心地说道。

刘伯阳眼睛微微一缩,“常德提醒得及时,是我一时心急了。”

他心忧百万流民,想着早点将他们安置好,尽快转化为劳动力,不仅为两淮保住几分元气,也让自己多一分力量,作为北伐的根基之一。于是下了严令,加上历来的雷厉风行作风,各机构部门接令后二话不说就运作起来了,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来。

但是这种局面落在有心人眼里,恐怕就会招祸,因为这完全暴露了刘伯阳在两淮隐藏的实力,很容易引起朝廷忌惮。尤其是蔡京,那是个作妖大宗师,要是被他知道了,肯定会毫不客气地在官家那里给自己挖一个大坑。

吕轻车去了海州,也是忙得昏天暗地的,刘伯阳身边全是公民平民之类的自己人,他们以执行命令为第一,至于外人怎么考虑,还真没有多想,幸好宋恪来得及时,提醒的也及时,工作才刚开展,还没完全铺开,还来得及收敛。

“常德,这次要多谢你提醒了。”

“主公,这是属下该做的。”看到名动天下的驸马知州如此心诚地向自己致谢,宋恪还真有点手足无措。

送走宋恪之后,刘伯阳叫来了吴怀敏和耿代耀,这两位是新任的机要局和通勤局局长。贾存仁和贾存晋在刘伯阳身边有四年,时间太久了,也该轮岗了。贾存仁被调去任兴安城开发办主任,贾存晋则被调去主持这次淮东练兵,现在带着三百多军官在涟水军督建营地,开展筹备工作。

“怀敏,传令下去,各流民转运站放慢动作。“

“主公,出了什么事吗?“

“我们不能动作太猛,吓着别人,把我们在两淮的实力全暴露出来了。”

吴怀敏一听就明白了,“是属下疏忽了,我立即行文给各转运站。”

“此外,你让秘书处准备好相关材料,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向汴梁城要钱,要粮,哭穷。”

安置百万流民,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汴梁城不出血怎么能行?不声不响地把事情办好了,汴梁城里的大佬们反而不清楚自己的功劳有多大,必须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难度有多大,才能意识到自己完成这项工作付出了多少心血。

“明白了主公。”

“代耀,我的卫队集合完毕了吗?楚州厢军整顿的如何?”

“主公,卫队五百人已经集合完毕,都是从海、明州巡检步军中抽调出来的。贾存魏、吴怀志已经带人下去整顿楚、海两州的厢军。”

贾存魏和吴怀志都是为数不多还留在大宋武将体制里的,被刘伯阳通过舅舅暗中运作了一番,提前从明州和兴化军调任楚州和海州兵马都监。

“主公,出了什么事?”耿代耀小心地问道。

“楚州通判董银节,此人是蔡太师的人,派来监视我的。只是这家伙三月初出汴梁,一个月了,才到泗州,还装模作样地行文楚州州衙,意思是后天要我们合衙去码头迎接他。”

“主公,还有这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吴怀敏和耿代耀都气笑了。

“董银节把自己的女儿献给蔡七东阁做了小妾,以为跟蔡府攀了姻亲,越发地不可一世了。而按国朝官制,他这个通判虽然品阶低于我,但职责就是来监视牵制我的,想必是得了蔡太师的嘱托,所以有些看不清自己的斤两了。一路上打着蔡太师的旗号,没少勒索作威州县。”

唐国维很低调,牵制蔡京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政事堂和官家跟前,大佬重臣们知道蔡京被唐国维夺了一半的权,而且论宠信,唐国维远在蔡京之上,但下面不知内情的人却根本看不出端详来。所以蔡京这一年来表面看总领三省事,威势好像恢复了。

“主公,那我们该如何办?”吴怀敏和耿代耀对视一眼,开口问道。

“没事,后天我自当领合衙官吏去迎接新通判。”刘伯阳淡笑道。

“大人,前面就是楚州码头了。”一位幕僚师爷讨好地说道,“看情景,刘知州真的来迎接大人你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