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刘伯阳的详细讲述,唐国维久久都回不过神来。

“我以为你胆子够大,却万万想不到,你的胆子是如此之大,居然参与到高丽王室纷争之中去了。”

“舅舅,我也是迫不得已。当时我身处开京漩涡之中,进退两难,思量再三,最后觉得机会难得,这才参与一二。”

“你这是参与一二吗?”唐国维略微不满道。

“舅舅,外甥知错了。”

“你啊,怎么就如此莽撞呢,还有你不敢干的吗?居然参与高丽王废立之事,你难道不怕别人弹劾你有王莽曹魏之心吗?这可是最致命的。”唐国维也知道大宋的风气。这事要是在前汉唐,朝野上下会夸赞又出了一个班定远(班超)王玄策,可惜在大宋,这事性质也就变了。不过幸好是当今官家,关心的角度不同,问题还不大。要是放在司马相公或文相公时,说不定真会怪罪刘伯阳多事,居心叵测,有王莽曹魏之心。

“舅舅,我当然知道其中厉害,所以我才捏造了一个日南邑王孙李德晟的名号出来了。”刘伯阳连忙解释道。他可是混过网络的,深知身披多个马甲的好处。

“还算你聪明,把大部分功劳都推到你那个莫逆之交的李德晟身上去了。不过高丽国内那些人都靠得住吗?过段时间朝中要派人去高丽宣旨,里面必定会有蔡太师的人。他老奸巨猾,又深知你的手段性格,肯定会察觉到高丽之事另有内幕,会安插人去打探。你必须要有所应对。”

“舅舅放心,现在高丽朝中都是我的人。”刘伯阳自信地说道。朝廷派人去宣旨,按照其他人磨蹭的作风,加上风向不对,起码得明年四五月份去了,那时高丽国内真的都是自己的人了。秉承契卡精神的廉访司耿代恒、镇抚司冯易文带着一百多位经过专业培训的公民和平民,几个月的时间里是绝不会白吃干饭的。

唐国维盯着刘伯阳看了许久,“好,你有把握就好。”

“对了,我听说童太尉南下平定方腊之乱,战事不是很顺利。”

“岂止是不顺利。”唐国维冷笑道。

由于刘伯阳等人的提醒,此前一直遮蔽消息的王黼成了摆设执相,加上复相的蔡京想借此机会立功复威,缓和跟童贯的关系,所以方腊被朝中视为大患,重视起来。

唐国维、蔡京等人还是有政治手段的。他们先悄悄调钱荆湖、江南、两淮的精锐禁军,打着调防的名义依次分批进驻杭州、宣州、池州、饶州、衢州、婺州,加强这些州县要地的城防,将方腊的根据地-睦州和歙州给包围起来了。接着是调童贯的大军南下,清剿睦、歙两州。

大军一动,方腊自然知道不妙,只好匆匆举事。于八月初自称圣公,还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从红巾往上分六等。只是准备不足,叛军严重缺乏弓箭和铠甲,只有部分刀枪,战斗力非常差。不过他们在两州传教多年,以鬼神那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得了不少教众响应,又用烧房舍,掠金帛子女,诱逼良民加入,不到半个月,聚得军民近十万。八月底攻占青溪,杀县令和守将,九月中,占据睦州和歙州。两州知州、兵马都监等均战死。被俘官吏士绅数百人,全部被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而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