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皱着眉头,没想到事情竟然会牵连这么大,他自以为这件事办的是很漂亮了,百姓们都拍手叫好,更是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百姓,还让之前县衙招募令的绯闻一扫而净。可是现在看来貌似是自己闯了祸啊。
曹生道:“大人,你刚刚上任,情况是不同的,很多事情都要仰仗各地的乡绅才行,若是如此得罪了他们,光是一年赋税的时候就能让人干着急了,各地的情况什么的都得乡绅给你说到,这平日里大家更是要相互走动,无非就是相互行个方便的事了。您初来乍到,按理来说,不过几天,各地的乡绅们就要筹备宴席,祝贺你在卫山县上任。一来是大家相互认识,而来大人您也要通过他们了解各地的情况。这样一来,就是我也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了,若是有人从心要和你过不去,说不定这乡绅宴都办不起来了。”
叶晓这才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了。
不要说是叶晓,就是张宋远公孙莹也听得一阵头大,这怎么越小的地方好像事情变得越复杂了。尽管公孙莹心中玲珑,可是遇到这种她啥也不了解的事那也是没有任何头绪。这可没那么多的靠山朋友,县官不好做啊,不是当地人,无亲无故的每一个县官刚到地方可都是要看着当地人的脸色行事的。
叶晓道:“这该如何是好啊,我要是放了他们,就相当于在百姓面前打了自己的脸,以后便没了一点威信可言,我若是不放又要得罪了各地的乡绅。真是让人为难啊。”
不过,这件事也就只能这么先压着了,按兵不动。看看那边是什么反应,要赎人再怎么也就到明天了。
下午天气已经很热了,叶晓在桌子上看着各种资料和账目。一边是一大堆烂账等着他处理,一边又是各地乡绅的事烦着他,他心里实在是心烦的很。这个时候,那些圣贤书有什么用啊,他倒是想来上一段佛经让自己清静清静。
有些帐他还能想着追回来,卫山县各种地方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也不知道这李福这么多年县令是怎么当的,总之衣服百废待兴的样子啊,而且,还是各种阻力。尤其是银子的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又在好的想法,想给百姓办再多的是,手上啥都没有怎么办难道就光凭着一张嘴啊。
叶晓觉得以前彻夜读书,被王峡逮着练功也没这么惆怅过。
毕竟是北方人,这边闷热的天他已经有些受不了了,这下午的大太阳让叶晓昏昏欲睡。
过了许久,公孙莹提着一壶茶水来到叶晓办公的屋子里。
叶晓此时已经发出了鼾声说实话从来到卫山县一共五天他是一刻也没有消停过。尤其是这上任之后的几天,叶晓几乎就没怎么休息过此时天气这么热他实在事有点熬不住了。到头伏在了案子上。
公孙莹看着叶晓穿着官服,趴在案子上旁边全是些堆积如山的文案。毛笔上的墨汁也干了在纸上划过几个没有任何规则的痕迹像是天书一样。看样子实在睡着之前做了临死挣扎,可终究是睡着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幕让公孙莹想起了以前每天夜里给爷爷送夜宵的场景。那时候,公孙正也是经常就批着折子睡了过去。她还依稀记得,就在公孙家事发的前几天,她还在那个如今被全天下骂作权奸的爷爷脸上画了几撇胡子。可是如今公孙家早就没了,包括最疼爱她的爷爷,亲眼看着那些人将公孙正的尸体抬出了太师府。一代太师的的传奇一生最终止于一杯毒酒。
她躲过了官府,没有跟着其他公孙家的人一起被充妓发配。唯一跟着她出来的翠竹最后为了保护她,却落得那样的下场。
也不知道是不是压抑了太久,她一眼认准叶晓跟了千里路,这个世界上坏人太多,没了太师府的庇护她一个女儿家孤身一人能何去何从。她只知道,叶晓不是坏人。他见了这个傻乎乎的读书人三次,三次都是在打抱不平救人于危难。
第一次事许文君,第二次事完全不相干的卖艺人,第三次却是她自己。
也许是压抑了太久,眼中隐隐泛起了泪花。她拿起笔沾了墨,就像那日在公孙正书房一样,在叶晓的脸上画了几撇胡子,然后抬了板凳趴在叶晓的对面,一脸恬静的睡着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