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上游河长2169公里,流域面积7705公里,水土流失较强,尤以黄土地区为最。
进入太原盆地,直至灵霍山峡入口,是为中游。河长1576公里,流域面积15526公里,其中太原盆地5050公里。中游灌溉事业最为发达,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即开始引汾河水灌溉。
有了汾河水的帮助,晋阳城旱涝保收,再无饥荒之年,人口增长,府库充盈,成为了河东第一重镇,久而久之,人们只念汾河之益,而忘了汾河之害!
不得不承认,晋阳城城高池深,箭楼密布,又有卫城相依托,防御上毫无破绽,只要兵力充足、粮草不缺,就算是百万大军,也难以攻破此城!
但是世间没有不败之军,也没有不破之城,洛阳、长安、函谷关、剑门关……一座座宏伟城池、坚固要塞,还不是都曾陷落过,而晋阳城的命脉,就在于汾河!
汾河奔腾不息,灌溉两岸万顷良田,养育了无数的百姓,也成就了晋阳城的繁华,不过嘛,有一利者,必有一害,汾河比较混浊,携带大量泥沙,河床连年升高,已经对晋阳城形成了威胁,一旦两岸堤坝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历代河东节度使修筑晋阳城时,都会特意加高地基,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既可以防止水患,也有利于城池防御,算得上是一举两得!
上一任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久经沙场,自然明白汾河的重要性,所以他主政河东之时,就曾抽调大量的工匠、民夫,重新修补了汾河堤坝,还安排了人马日夜巡视水情,确保万无一失!
刘知远率军南下,夺取汴京时,任命弟弟刘崇为晋阳留守,守住自己的老巢以防不测,就算夺位不成,也能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而且对于自己的弟弟刘崇,刘知远也留了一个心眼,并没有告诉他汾河的秘密,以防刘崇日后反叛。
刘崇虽说也是一位沙场老将,但他一直在兄长刘知远的庇护下成长,眼光和思维都远远达不到刘知远的那个层次,所以也没发现汾河的秘密,缺乏防水的意识。
为了集结所有兵力,抵挡后周的兵锋,刘崇又抽调走了原本驻守汾河的人马,再加上晋阳城中兵慌马乱的,北汉的文臣武将们自顾不暇,谁还有心思去关注一直以来都很安稳的汾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