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之间的话题,虽然碎,可总是可以很快碰出火花来而这三位与通信业有着莫大的深厚缘份的高知女子,则话题有些“高大上”能把最近的“中美摩擦”、“5”毫无违和感地掺和进我们的久别重逢的第一段对话内容中来。
“金姐,你前一段不是刚去贵州参加了全国的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嘛!会上您有没有什么新鲜的消息给我们分享一下?看报道还是挺热闹的。”我把金姐的微信内容所涉及到的实事一一挑出来,总能让这话题不断,不至于生分到“尬聊”。
“那个呀!热闹是给行外的人看的作为行内的人看起来,多少有些空架子的意思,能实质性的让人耳目一新、令人激动的不多,其实挺失望的。”金姐的个人总结,其实真得很中肯。
“嗯!有时候,作展示,就是一个概念展示,象老谋子的印象系列一样不过,科技不同于电影,到底还是不能骗人,尤其是骗自己,全是实实在在、一丝不苟、确切能够实现的,才叫科技,忽悠不过去。”我爱把艺术与科技的相通这样嫁接着说。
“圆圆今年是大学毕业了吧?”不能冷落了房间里的另一位小主角。
“嗯,刚刚在北大读完研究生毕业了,所以我就带她出来旅游一下,庆祝庆祝。”金姐骄傲地看了女儿一眼,介绍到。
“那你读得什么专业啊?”我就开始了大家长的常规询问。
“计算机专业。”圆圆认真回答。
“啊!真好,我侄子也是这个专业,在北京的中国石油大学,刚刚才考上研究生,他得多向你这个小姐姐前辈多学习。……那找工作了吗?毕业后,是留在北京吗?”一说到“北京、计算机、研究生”这几个和侄子相匹配的关键词,我就开始替他看看别人是如何往下走的。
“不,我已经拿到联想的了,在深圳,做人工智能研发这一块儿。”圆圆的北大研究生履历,却没有让她骄傲到提高嗓门,只是温柔地一一作答。
“我们也想她离我们近一点,后面,她男朋友也会来深圳工作。”金姐已经把衣服都穿搭好了,接着话茬。
“男友也是这行吗?”继续探隐私,倒是非,我开始顺杆子上。
“他是作芯片的。”圆圆的眼光不错,专业很对口啊,估计缘份就是这么来的。
“圆圆找了一个台湾的男朋友,他们都想在深圳发展,反正专业也都用得上。”金姐的补充可真是大大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是啊!这样最好了,真不错!”
是非完孩子,又回到了年轻、健康的话题上。
“你看起来可真年轻啊!真不能叫你阿姨,明明就是一个姐姐嘛!”圆圆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以后,也展示了相当高的情商,说得我也开心不矣。
从见面的初体验,到礼上寒喧,再到国际国内的行业形势,再到孩子的专业,感情,工作,女人们就是天生的情报收集者,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已把数年不见的陌生感扫得一干二净。
“收拾好了,那咱们就走吧!黄芬在那儿等着呢。”
“好好。”
我前厢带路,在窄到只容一人穿行的人行道的前方引领,高架桥下的音效,让说话都象在喊叫,挺累,还是动作快点,先过去了,等安静了再说。
人行天桥下,穿行着的蓝色大通道公交车正好经过,交错之间,桥上的塑胶在热乎乎的空气里,散发着特有的味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