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跟自己最开始的启蒙有关,宁声涛从鲁玉和滕小溪身上认识了人类的情爱,因此他并没有传统的观点,再加上学习法语和日语时受到法国和日本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和自由,日本人骨子里的岛国狭隘观和民族自强观的强烈冲突都多多少少给了宁声涛的三观一些营养。当然,宁声涛并不是个崇洋媚外的人,他能在小学就开始每天的新闻联播前的升国旗奏国歌时段站在电视机面前敬少先队队礼和注目礼,又怎可能被外人文化彻底染色呢?
和罗雪秋的谈话让两人都觉得相见恨晚,这可不是宁声涛一个人的感觉。两人最初和其他很多同学一些在备课、看书、批阅试卷和作业等等,大约只有有一个同学谈起了非教学的话题,慢慢的,不少同学或者完成了自己工作的同学就开始闲聊起来。有时候的话题特别引人,就算没完成工作的也可能加入进来聊天,一边聊一边工作。
在大学时代,无论是老校区316,还是新校区208,话题的主动权超过70都在宁声涛手中,试问谁看过他那么多书啊?如果一本书是一个作者的灵魂和智慧的话,那么宁声涛就是用几千个灵魂和几千个或优秀或卑鄙的智慧结晶在说话,按功力算,宁声涛拥有5000个小时的飞行经验,比起身边绝大多数只有不到500个小时的同学来说,当然宁声涛很容易主导整个谈论主题和卧谈会。
即使在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们当中,宁声涛仍然是说话最有分量的人,因为他的话信息量很大,要么直刺人心,要么鞭辟入里,要么启迪思维,要么一针见血,要么包罗万象。
很有几个男生被宁声涛的“口才”或者“才华”给征服,几乎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去追捧宁声涛。一个叫做岑今宵的系男生简直几乎开始对宁声涛顶礼膜拜起来,请宁声涛吃饭、喝汽水之类的,甚至还让宁声涛在他带来的每一本书上签名签宁声涛的专属符号“海上之城朝阳升起”。
另一个叫做申旭阳的物理系男生也对宁声涛非常有好感,不过他的好感是那种充满好奇的类型。他对不止一个人说过:“你永远不知道宁声涛下一句话会怎么说,他好像可以有无数种表述方式来说一件事。”
还有几个男生也是觉得宁声涛脑袋大,东西多,思维不同凡响的,不时的和宁声涛走到一起。方堃就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如果宁声涛决定了要说服谁,他就一定能够做到,我怀疑他以后会成为洪志那样的人,能够忽悠很多人。我甚至怀疑,如果他真的决定忽悠人的时候,恐怕把人卖了,别人都还感激他的让人家过上幸福日子了。”
其实周律堂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多一点目标性,而不是主观性,你很可能成为最具有欺骗性的人,就是那种能够用精神征服世界的人。”
宁声涛并没有野心,既没有掌握别人的思想的想法,也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目标,他只想做一个对人类社会发展能够产生哪怕一点点价值的人,这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总想在自己死后可以有一些人能够怀念自己记住自己,总想在世界上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
当一个女孩开始主动的索要并认真的阅读宁声涛的笔记本或者读书笔记的时候,这个女孩就被宁声涛的生命磁场吸引到了身旁。大约是才女袁宝爱说过:“如果你想认识宁声涛,那就看看他的读书笔记,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是一个奇异的世界。”
罗雪秋开始看宁声涛的读书笔记时,两人已经经历过最初在大众当中聊天到两人距离几米外聊天到两人挨在一起聊天的数个阶段。宁声涛一边问着女孩身体奇异的体香,一边和女孩说着自己的人生规划。
有人说,对于一些知性女性来说,男人谈论自己的人生规划所展现出来的睿智霸气自信和上进心很有杀伤力。宁声涛不知不觉间就在罗雪秋面前展现出了自己最大的光环,让罗雪秋把自己对实习时的指导老师陈国栋都渐渐的遗忘了。
也许是单亲家庭的女孩缺少父爱,在罗雪秋和宁声涛最初的聊天中陈国栋老师的名字出现的很频繁,让宁声涛能够感觉到女孩对比她大上十一岁的名牌大学毕业教书十年的陈老师很有魅力,并且深入女孩的内心。
宁声涛本身并没有把身高比他高一头的陈老师当成竞争对手,他还没到情不由己的地步。可是任何男人恐怕都不太容易接受身边的女孩女人总是提起另一个男人多么优秀,于是在罗雪秋面前,宁声涛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所有优点都展露无遗,最初仅仅只是为了战胜女孩心目中接近完美的陈老师,可最后却发展到另一个方面去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