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宇文粹中从“日靖四方”与“永康兆民”两句中,提炼出“靖康”两个字,建议以此做年号。“日靖四方”,出自诗经中的周颂我将“永康兆民”,源于尚书中的周书周官一文。经御前会议讨论,此年号获得通过。

周颂我将原诗是这样:“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大意是:我把祭奠神灵的祭品献上,有牛还有羊,祈求上天保佑我们周邦。我效法文王各种典章,日夜盼着平定四方。伟大的文王英名远扬,请把祭品尽情品尝。我日夜勤劳,敬天畏命,苍天啊请保佑我大功告成。

其实,“靖康”一词并不是宇文粹中首创,曾巩早就用过。曾巩在襄州岳庙祈雨文中有这样一句:“甽畮克谐于丰富,里闾皆保于靖康。”

宇文粹中选择“靖康”作为年号,可谓用心良苦。“靖康”的含义是靖难安康,宇文粹中衷心希望这个年号,能为天下带来太平。

然而后来,辅佐康王赵构的汪伯彦,却将“靖”字拆分为“十二月立”,“康”字不拆,“靖康”于是被他解读为“十二月立康”。康者,康王也。在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拆字游戏的运作下,“靖康”竟成了康王继位的“受命之符”。

汪伯彦对“靖康”的这种解读,恐怕是宇文粹中当初命名时,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靖康元年正月一日,宋钦宗一大早便御临明堂,接受百官朝贺,并下诏改元:“自宣和八年正月一日,可改为靖康元年,布告多方,咸体朕意。”

同时,宋钦宗还下诏求言,要求中外臣僚民庶,“实封直言”还下诏要求,从官员中举荐文武官僚,“堪充将帅”,以抗击入侵之金军。

此时,粘罕率领的西路军仍在围攻太原城。他们自十二月十八日围城以来,一直攻城不止,可又一直久攻不下。

斡离不率领的东路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十二月三十日占领邯郸,斡离不在此分兵:一路以郭药师为先锋,直奔浚州黄河大桥另一路由兀术即金太祖第四子率领,前去攻打汤阴。待兀术攻克汤阴后,再与郭药师会合,一起攻打浚州。

作者闲话: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