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溪摇头道:“我对明公麾下人才都不了解,明公可自择贤能者任用之。如今使君新得宿州四郡,需要时间消化,布阵练兵之事交给四位师弟,我是无事之身,倒是可以选一些资质上佳的少年教授其武艺兵法,以备将来之用。”
刘景兴大喜,言道:“那就太好了,将军一应所需,府中无不拨付,但请将军放手施为。”
张溪令人在宿州城外二十里处的浮玉山修建一座书院,他自己花费一月时间,走遍宿州各郡,选拔资质出众的少年,最终得到了三十人,倒不是说只有这三十名少年资质合格,只是张溪恨透了大班额,是以优中选优,最终确定了三十人。
刘景兴听说张溪要建书院,将城中工匠全部派来协助修建,又派五百辅兵助阵,待张溪选拔完毕回来,浮玉山中已经大变样,以前的羊肠小道变成一条两丈宽的青石板路,山中一幢幢房舍随山势座落,显得错落有致,山中灌木都已梳理,重新栽种了竹木花卉,一条小溪随山势蜿蜒而下,铮铮淙淙的水声给书院增添了几分生气。随着匾额上的红绸被揭下,遇仙书院便正式成立了,张溪自任遇仙书院的第一任山长。
张溪又招募了一人负责庶务,着他再招募一些人充当校工,负责校内服务工作。又请了一位饱学之士教授学生文义,而他自己则负责教授练气之法和孙子兵法。
太上玄元真法自然不可能传授,但是门中允许他传授遇仙剑派的基础练气法决和遇仙基础剑法。张溪也不吝惜,将之一一传授,令学生们各自修炼。这些学生能从一州少年中脱颖而出,自然都是聪明人,自从得了法诀传授,便日日修炼不辍。
每日下午,张溪便与少年们讲论孙子兵法。张溪自然没有打过仗,但是有一段时间迷曹操,不光读曹操的诗,还背过曹操的求贤令,就连曹操所注孙子兵法也反复进行了研读,现如今修行大进,以往的记忆变得十分清晰,有曹公注解打底,张溪讲论起孙子兵法来竟然一点都不露怯。
这一日下午,张溪正要开讲,刘景兴突然来访,张溪略感诧异,刘景兴自书院成立后只来过一次,今日怎么突然到访,张溪便令学生自习,自己前去迎接。
刘景兴此来带了十余人,张溪将他迎进来,问道:“明公今日光临,不知有何差遣?”
刘景兴道:“我听说山长在讲论兵法,今日特来旁听。不知可否?”
张溪心知书院中必有刘景兴的耳目,不过他也不在意,笑道:“有何不可。不过在下只是纸上谈兵,各位都是久经沙场的,恐怕听来无甚趣味。”
刘景兴笑道:“山长何必过谦,还是快请开讲吧。”后面诸将也一叠声的催促。张溪便让他们自己在后面找位置坐下。他继续讲课。张溪属于人越多,状态越好的类型。
张溪今日依然讲始计篇,先将原文用大纸挂出,然后以曹公之注释进行解读,中间辅以各种战例,洋洋洒洒讲了一个时辰,过足了上公开课的瘾。
张溪见时辰已到,喝道:“下课!”学生和后面旁听的刘景兴等人齐齐起身,向张溪施礼。
刘景兴见张溪从台上下来,连忙迎上去道:“今日听山长这一个时辰的讲解,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能有今日之成绩,竟是十分侥幸。天幸先生站在我这边,否则我等覆亡无日矣。”
适才听讲的诸将刚开始还有人将张溪年纪轻轻,大言不惭讲兵法,还面露不屑,此时都一脸的敬服,纷纷向张溪施礼。
张溪笑道:“明公过谦了。”
刘景兴道:“以后,我每日都要带诸将过来旁听,不知可否?”
张溪点头道:“有何不可,诸位尽管来听。若有好的战例,也可拿出来与大家一起进行讨论,如此方可共同进步。”
刘景兴道:“好,好,好,正要请山长多多指点。”
从此,刘景兴便每日前来,凡是没有重要军务的将领,都必须前来听讲,遇仙书院一时成为众军心目中的军事圣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