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大营坚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且尚有四万多百战余生的悍卒,即便欧阳羿有数十万大军,也难以轻易攻下。
白起据守的高地虽然有着充足的水源,却是存粮不多,勉强也就能撑个一个月不到,就会因粮尽而不战自溃。
不过,收到前方急报,秦国王廷为救回白起和他麾下的四万多精兵,也是想尽办法。
一方面,派出使者向赵孝成王请和,愿放弃争夺上党郡,并割地五百里,其中包括城池五座。
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想召回阳曜,亲自率领大军与发动灭秦之战,一举攻到秦都咸阳。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不如派人接受秦国议和,拿到河内五百里之地再说。
而虞卿则认为如果和秦国议和,过不了多久秦军就会再次出兵,到时候已经得到的五百里地和上党郡也就危险了。不如趁这个机会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联合各国一起出兵,瓜分秦国土地。
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接受了秦国议和。
这时白起和仅剩的四万多精兵危在旦夕,秦昭王倒是不敢耍什么花招,迅速交出了河内五百里膏腴之地,同时急派大将司马梗率五万大军前往长平战场救援白起。
顺利得到河内五座城池后,赵孝成王依约派人到长平战场宣旨,命阳曜撤围放白起四万五千秦军归国。
另一方面,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在赵都邯郸散布流言,说是赵国大将军阳曜挟长平大胜秦军之威,试图左右赵国朝政,改立赵孝成王的一个八岁的侄子伯奚为国君,为进一步篡夺王位进行布局。
赵孝成王果然中计,就想召回阳曜,改命乐驰代其领兵回国。
得到王命后,乐驰狐假虎威,得到了二十万军队的支持,而支持阳曜的只有十五万人。
没有了大将军职位,虽然拒不交出帅印虎符,但欧阳羿的兵权还是不可避免地遭到极大的剥夺。
能有十五万人跟随,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其中还包括五万秦军降卒。不过,仅有的十万赵军,都是忠于阳曜的,且是赵军中最为精锐的部分。
历史上,在公元前245年,赵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晚景凄凉而死。白起、赵牧也都是遭到国君猜忌而死。
可见,在那个时代,越是绝世名将,越是容易被剥夺军权,横遭惨死。
趁着赵军分裂,白起率部突围,与司马梗五万大军里应外合,杀得乐驰二十万大军惨败,人马践踏之下竟然损失了十万之众。
欧阳羿深恨乐驰夺他兵权,也就坐视他惨败。
不过,欧阳羿最终还是出兵阻止了秦军的追杀,总算让乐驰仅剩的十万人得以保全。
不然的话,以白起、司马梗之能,估计能顺势杀得他这十万残兵败将全军覆灭。
乐驰、云飞也是没脸留下来和欧阳羿争夺兵权了,想率十万残军回师邯郸,却是被欧阳羿大军阻挡。
欧阳羿率一千精锐,挟大胜之威,闯入乐驰大营,夺了乐驰、云飞兵权,当即下令以延误军机之罪,将二人处死。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此二人不除,还会龌蹉不断。
得知大将军阳曜拒绝交出兵权,还处死自己下旨接任其职的乐驰及副帅云飞,赵孝成王迫于无奈,只得安抚阳曜,以其击破秦将白起四十五万大军,有大功于社稷,拜其为上卿,封武阳君,命其率大军回师邯郸述职。
长平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