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宋国没有安稳日子过,等把北边的事情安顿下来之后,就该好好的整顿一下西北西南的各种邻居了。
这些邻居并不好摆平,不是因为太强,而是因为太弱,弱者会想着逃跑,而不是迎难而上。
而那里又都是高山大川,原始森林,或是无边荒漠,一旦逃起来,很快就能逃的没人影。
因此整顿起来,不但需要巨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耗时日久的时间。
那些地方,由于人烟稀少,千百年来,始终都找不出一个真正实用的管理模式。
如果能像中原地区那样,筑一个大城,把人都安顿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方,这样管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但在西北西域这样的地方,筑大城集中管理的方式绝对行不通,因为土地贫瘠,注定需要他们分散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各自寻食度日。
若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饿死。
但太分散,就无从管理,就没有有效的统治手段,没有有效的统治手段,就无从教化,无从教化就会时不时的举旗造反,不甘于再做小弟,或者以武力相要挟,讨要更多的好处。
无论是强如汉唐,对西北西域这块地,其实也没有很好的控制手段,虽然设立了一个名义上的都护府,然而依旧是处于自治状态的存在,都护府的作用,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中间人,安抚并平衡各族之间的矛盾而已。
这样的管理模式问题很大,因为你没有办法融入他们的内部,让他们始终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因此一旦中原的王朝有所变动,他们立马就会脱离,一走就是一大块。
然后等中原王朝彻底完成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之后,你又要过去逐一安抚,给予大量的好处,讨得一个名义上的归顺,实际上这样的归顺并没实质上的意义,唯一的作用,不过就是换来了边疆的暂时安定而已。
那就像是一个狗皮膏药,把一个仍未剜除干净的脓疮给贴了起来,压根就没有根治的功效,所求的,不过就是在老子当家的时候,下面的脓水不要流出来罢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政策才是治理那片土地的好政策呢?
一朝一朝的往前数,很快你就能发现,并无前例可循,那么往后数,能够随意的往后数,这也就是大司农独有的提议功能,那么往后数有没有有效的后例可循呢?
答案是也没有……倒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在更往后的那个时代,还是勉强可以算有那么半个的。
不过那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的差距被完全拉开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和解方式。
要说真正的人为的解决模式,其实并没有,汉唐时期的时候,有都护府在安抚,在另一个时代,归根结底,你会发现,施行的,仍是安抚之策。
最后唯一剩下的有效方法,恐怕只有共同致富了,只有真正的合作,才有真正交流,并施以有效手段淡化其中矛盾,从而渐渐融合,几代十几代的融合下来,差不多也就能彻底归化了。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割草,至少需要二十万的劳动力,投入难以计量的财力,持续不断地割上三十年以上,差不多也能彻底把杂草割干净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