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被朱由校利用的嫌疑,可于公于私,刘凯都必须同朱由校站在一起。皇帝这个粗大腿,他打算死死地搂住不放。
他现在还年轻,还有几年的时间,他可以一边学习政治,一边进行经济方面的布局。
老狐狸们也不过是年纪和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他又不比旁人笨,只要肯用心,在政治方面未必会比别人逊色。
然而,当徐光启得知他奏章的内容,并捶胸顿足地指责刘凯胡闹时,刘凯火热般的心才一下子变得冰凉。
原来,在政治方面,他依旧还是一个小白!
………
南山皇庄生产出来的肥皂,已经开始在京城蔓延。其蔓延方式,并非是通过店铺销售,而是通过宫中太监、贵人之手,流入官宦之家。
在大明,时常会有官员的妻子被皇后召入皇宫。这是一种联络感情,对外彰显皇家恩宠的手段。
张氏皇后没有子女,进宫的官太太、官小姐们,没有哪个会不开眼的去聊孩子,所以闲聊的话题多是衣服、首饰、胭脂、水粉之类的东西。
当然,张氏皇后也没忘聊聊刘凯,毕竟是唯一的小叔子,婚姻大事还要她这个当嫂嫂的去张罗。
聊到刘凯,就会不可避免地聊到南山皇庄,也捎带脚地将肥皂聊了进去。
“沐浴效果特别好……”
“洗完身体特别光滑……”
“十分清凉,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诸如这样的介绍,经常出现在一些八卦话题当中。
女人对于这样的东西,天生就没有免疫力。
而这种口碑相传的模式,则大大提高了肥皂的知名度,极大的引起了官太太和官小姐们的兴趣。
连皇后都在用,都说好的东西,能不好吗?
何况她们也曾经听过不少的传言,说什么使用肥皂能够吸引男人的注意,能够生男娃……
真假不知,但话却是从皇宫里传出来的。宫中有太医,许是什么独家秘方也说不定。
官太太和官小姐们很想弄上几块儿肥皂试试,只可惜……没有!除了皇宫中能够偶尔流出来一些,市面上根本就没有卖的。
再加上刘凯有意无意地限制着肥皂的产量,就使得肥皂在整个京城出现了“饥饿营销”现象。听过肥皂的人相当多,可真正用过肥皂的人却很少。
肥皂被人频繁提起,一些嗅觉敏锐的商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当得知京城之中只有南山皇庄才能生产肥皂后,这些人不约而同的摸了过来。
没有资格求见刘凯,商人们托关系、走人情,想要见见皇庄的大总管曹化淳。
全身心投入到营销理念中的曹化淳,正是意犹未尽的时候。得知商人们求见后不但没有拒绝,反而兴高采烈的在会客厅接待了这些人。
当谈到肥皂的价格时,眼见商人们脸上的表情是有些嫌贵,曹化淳不慌不忙地将刘凯之前的理论说了一遍。
听完曹化淳的话,这些商人们的眼睛都是一亮。
他们久经商海,当然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被曹化淳说服。不过对于曹化淳所说的,要赋予商品额外含义的概念,却纷纷点头称赞。
大明商业发达,奢侈品品牌的概念已经出现了雏形,只是没有人如同刘凯这般,概括得如此精准。
商人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曹化淳却是一脸的淡然,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
“你们的来意咱家已经知道,肥皂的价值不用你们多说,咱家心里也是清清楚楚。庄子里既然把肥皂做出来,就是要换银子的。
至于怎么换,咱家这里却有一些章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