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人打来了!你确定?”
对自己亲卫什长的话,韩将深信不疑,但他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将军!快些发兵救援吧,兄弟们都快顶不住了!”
说到这,三名亲卫已经快要哭出来了。这三人的演技要是放在后世,也就是跑龙套的水平,可架不住关心则乱啊!
现在不止是韩将,就连魏军上下对此都深信不疑。
就靠姬阳那点人马,别说攻城拔寨,自保都有些勉强。那在楼邑境内的军队,除了韩魏和姬阳的人马外,就只剩下赵国人了。
虽然对赵国兵马如此神出鬼没众将都有些疑惑,可这也并非不可能。否则也没人能拿出两三千人攻打韩国的营寨。
没错!
在三名亲卫的口中,攻打他们营寨的,至少有两三千人,他们四十名亲卫杀出来报信,跑出来的就只剩下这三个人了,不可谓不悲壮。
“郑兄~!”
两员韩将虎目含泪,一起抱拳请求魏国主将发兵救援。韩魏毕竟是盟友,而韩国之所以出兵楼邑,也是应了魏国之邀,如今赵国攻营,救兵如救火,你不出兵能行吗?
四员魏将互相交换眼神后齐齐点头,除留下魏,萧二将守寨外,其他四将精锐尽出,率八百人火速进兵救援韩营。
不到十里的路程,若放在平原上,对列国常备军而言,最多也就是两刻钟的时间。
可放在沟壑纵横的楼邑?
仅仅只是营寨至官道这三里半就花费快一刻多钟,二十分钟左右。
所谓的三里半只是直线距离,可在山区行军有直线吗?
就这,还没有计算整军备战,点齐兵马的时间,若是全加在一起,距离求援的亲卫到来,已经过去快半个时辰了。
而所谓的官道,正是楼邑——交关的山路,全长有五六十里路程。这条路不仅连通楼邑与交关,更是魏国上郡和上党郡唯一的交通路线。
古代与现代不同,古代城与城,县与县之间,基本只有一条道路相连,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战争中,只要守住一地,敌军就无法越境的原因。
就拿姬阳如今的封地楼邑来说,扼守东西,贯穿南北。上郡守军打过来,若无法攻克楼邑,那你就别想再往前一步;反之,河东也同样无法进军攻打上郡。
可这种官道在人口稀疏,沟壑纵横的楼邑,宽度不超三米,道路上更是坑坑洼洼,甚至很多地方都被山上的落石给封住了,你要想通过,只能自己挖开。
楼邑境内的官道都这样,那隐藏在山林间的小路是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两员韩将再如何心急如焚,远处滚滚浓烟依稀在望,也只能忍着。
至于说丢下郡兵,只带常备军和亲卫轻装前进?
亏你说的出口,赵国可有两三千兵马,你这几百人去给人送菜吗?
翻了七座山,不知道爬了多少沟的魏军,前锋刚刚走出北山进入官道,身后一名骑士已经风驰电掣赶来,慌慌张张的大喊:“赵军袭营,赵军袭营!”
“不好,中计了,快撤兵!”
魏将可不会为了救援韩军把自己给搭进去,就算两国是盟友也不行。
他要撤,可两员韩将能答应吗?其中一人一把拉住了他的马缰哀求道:“郑兄!救兵如救火啊!”
远处的浓烟就是瞎子都能看见,战况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要是把兵全丢了,这两员韩将即便活着回到韩国,一个“败军失兵”的罪名也是跑不掉的。
魏军主将此时也是两难,继续前进肯定不行,留守营寨的兵卒大部分是郡兵和整编来的真盗匪,若真是赵国的精锐来夺寨,恐怕连一个冲锋都挡不住。
可若不救韩军营寨也不行,影响了两国邦交,他这小小的三流武将同样吃罪不起。
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魏军主将一咬牙道:“给你三百兵马,你二人自去救援!”
话音刚落,魏军留下一百常备军,两百郡兵,头也不回的撤了,只留下两员韩将在风中凌乱。
六十名精锐亲卫,一百常备军,两百郡兵,近四百人看似不少,可真正能野战的,也只有一百六十人,剩下的二百人在野战中除了呐喊助威,也就只能打打顺风仗。
就这点人还怎么救援营寨?
在亲卫的口中,赵军围攻营寨的可是有两三千人呢!就算这里面只有一半常备军,也不是如今他们俩能抗衡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