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得头头是道,回答的滴水不漏,果然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曹操又问道:“夫人说过,公子去园子前,正在书房写字,你可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字?”
曹操对周不疑有一些怀疑,就是因为他对答如流,回答的问题恰到好处,不怀疑都不行。
周不疑当时根本没有注意,看来自己只能随机应变,连忙说:“回丞相的话,小公子写字时,我并不在旁边,自然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
曹操就是有疑问,等着周不疑说出来,然后自己再命人去拿来。
“你去小公子书房,取手迹过来。”曹操命人立刻去春棋苑曹冲的书房取他的手迹。
“是。”
“你跟公子几年了?”曹操这个问题那是,明知故问,“我都想不起来了!”
周不疑感慨道:“三年零三个月,当初要不是丞相和公子大恩,小人怕是命早就没了。”
这个回答最好,除了感谢两人救命之恩,还把自己坎坷命运说了出来,我说的就是心里话,丞相就不要再问了好不好。
曹操道:“时间不长不短。”
不一会儿,叫去取书的人取回来一幅绢帛,赶紧递给曹操。
曹操打开一看,只见墨迹淋漓,上面写的是: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世,仅免刑焉
曹操看了一下,一时竟想不起曹冲写的这篇文字,出自于哪部典籍。
“不疑,你来看看。”
周不疑这才走上前去,周不疑略瞟一眼,连忙道:“这是公子假借古人的话,来写汉室之衰,像凤凰这种灵异鸟因天下无道而远引高飞,死去的人当然不能再劝谏他,可活着的人应该以前人为鉴,遗憾的是为政者很难做到这一点,当今那些人如临高崖,是十分危殆的了今什么世道,一个好人只不过幸免于刑戮,但是坏人还高高在上胡作非为,这实在是太危险了,不可思议”
曹操微阂双目,听着周不疑的话,听这个十二岁童子周不疑讲解绢帛上的文字,就好像在听他心爱的冲儿侃侃而谈一样。
可冲儿却在疾病痛苦之中,生命危殆,眼前的童子又非自己的骨肉,心中不由一沉,睁开眼睛,道:“这文字的意思我自然是明白的,可你知道它的出处吗?”
如果他曹操连那些话什么意思都不知道,那他曹操这些年不是白活了吗?
周不疑道:“比起公子,我读的书很少,但这段话我恰巧知道的,只因公子常常提起的缘故。”
周不疑再一次提起曹冲,可是他不知道,就是因为他的这番话,曹操对他起了歹意。
如今儿子危殆,这人聪明伶俐,完全不输于冲儿,仅仅听冲儿提起,他就能知道,可见他识人知趣。
“孔子当年去到楚国,路途之中忽然闯出一个蓬衣垢面的疯子,攀着孔子的车辕,一直走到馆驿的大门前,一边走还一边唱了这支歌子”
曹操似乎想了起来,其实不是他想不起来了,他只是在试探周不疑,原来周不疑跟冲儿一样。
“丞相,二公子到了。”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