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怪唐高宗天皇大帝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冬,十月,诏立则天皇后为后,赦天下。十一月,丁卯朔,临轩命司空李勣赍玺绶册皇后武氏。是日,百官朝皇后于肃义门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六。
其立武昭仪为皇后诏曰
“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王政君,可立为皇后全唐文唐卷十一立武昭仪为皇后诏,此诏亦见于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六。”
原来当年太宗皇帝确曾有将时为备选女官才人之则天皇后依例赐与尚为太子之唐高宗天皇大帝此念。说来王政君与则天皇后高下相去不可以语。然用此典,亦非无因。”
“政君事,典出汉元帝。“初,李亲任王政君在身,梦月入其怀。及壮大,婉顺得妇人道。尝许嫁未行,所许者死。后东平王聘政君为姬,未入,王薨。禁独怪之,使卜数者相政君,“当大贵,不可言。”禁心以为然,乃教书,学鼓琴。五凤中,献政君,年十八矣,入掖庭为备选家人子汉宣帝备选后宫家人子。岁余,会皇太子汉宣帝之子,即后之汉元帝所爱幸司马良娣病,且死,……久之,宣帝闻太子恨过诸娣妾,欲顺适其意,乃令皇后择后宫备选家人子即汉宣帝后宫备选家人子可以虞侍太子者,王政君与在其中。……皇后使侍中杜辅、掖庭令浊贤交送政君太子宫,见丙殿。得御幸,有身。……甘露三年,生汉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適皇孙。汉宣帝爱之,自名曰骜,字太孙,常置左右。后三年,汉宣帝崩,太子即位,是为汉孝元帝。立太孙汉宣帝后宫备选家人子为汉元帝所生子汉成帝为太子,以母王妃为婕妤,……后三日,婕妤王政君立为皇后。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六十八
即世皆知之汉宣帝将其后宫备选家人子王政君赐与太子。政君有身,生子太孙。宣帝崩,元帝继位,立汉宣帝后宫备选家人子王政君为汉元帝皇后之事。”
“元帝屡有此事,元帝之傅昭仪少为上官太后才人即汉宣帝之才人,自元帝为太子,得进幸。元帝即位,立为倢伃,甚有宠。……元帝既重傅倢伃,及冯倢伃亦幸,生中山孝王,上欲殊之于后宫,以二人皆有子为王,上尚在,未得称太后,乃更号曰昭仪,赐以印绶,在倢伃上。昭其仪,尊之也。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玉娘即杨玉环,本来帝皇以宫之未蒙恩女官赐与子嗣诸王,亦乃常事。不详宫之体制者,多以为怪。此皆非深知故实者。总为不读书、无学过故。”
“元帝“欲殊之于后宫,以二人傅倢伃、冯倢伃皆有子为王,上尚在,未得称太后,乃更号曰昭仪,赐以印绶,在倢伃上。昭其仪,尊之也。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说来这当是则天皇后自禁苑尼寺还宫,首封昭仪之故典了。以汉元帝之傅昭仪,亦曾为汉元帝之父汉宣帝之才人也。亦以昭仪者,昭其仪,尊之意。”
“诚然。亦此,唐高宗天皇大帝首封则天皇后昭仪时,前廷后宫之知者,皆以此封号深得故实。亦惟此,有知者亦咸知,唐高宗天皇大帝之于则天皇后,意不仅止于昭仪也。以此封号“上尚在,未得称太后,乃更号曰昭仪”之典故。”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