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六月,戊寅,立雍王贤为皇太子,赦天下。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唐纪十八
“天后武曌姊乾封年间卒逝。如何宫中流言谓太子殿下武曌所育第二子李贤乃韩国夫人子耶?”
“太子殿下武曌所育第二子李贤乃天后武曌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十二月发京师谒昭陵,在路所生子。旧唐书卷四本纪第四高宗上“永徽五年十二月戊午,发京师谒昭陵,在路生皇子贤”其时天后武曌尚为二品昭仪,韩国夫人亦未得封一品国夫人,皇后尚乃王氏也。天后尚为二品昭仪,韩国夫人尚未封一品国夫人,则尚未封国夫人之天后姊进出宫禁且为难,如何能与天皇李治有子耶?此言真匪夷也。”
“你此说倒甚是。天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冬方立为后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后妃上则天武皇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帝唐高宗意决,下诏废后废皇后王氏。诏李勣、于志宁奉玺绶进昭仪武氏,即武曌为皇后,命群臣及四夷酋长朝后肃义门,内外命妇入谒。朝皇后自此始”,立后之后,天后姊方封一品国夫人,方能便宜出入宫禁也。太子殿下武曌第二子李贤既乃天后尚为二品昭仪之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十二月戊午随天皇于京师谒昭陵,在路生旧唐书卷四本纪第四高宗上,自非韩国夫人之子也。只是说太子殿下武曌所育第二子李贤乃天后武曌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十二月发京师谒昭陵,在路所生子。如何在路生皇子也?若天后有孕,将行分娩,自当于宫中,何乃于路。宫中流言于此颇有疑。”
“妃嫔有孕,将行分娩,仍为出行,乃至皇子于路为母所生,斯事亦未为奇。譬若后汉光武帝与阴丽华后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五月于路所生皇子后汉孝明帝。后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四年二月还洛阳宫中资治通鉴卷四十一汉纪三十三“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二月,壬子,上行幸怀壬申,还雒阳”,是时阴丽华已孕数月矣。然建武四年阴丽华临产一月前,夏,四月,丁巳,后汉光武帝行幸鄴己巳,幸临平,…五月,幸元氏,辛巳,幸卢奴,将亲征彭宠。…六月,辛亥,车驾还宫资治通鉴卷四十一汉纪三十三。则阴丽华四月丁巳产前二十七日自宫中出,从征于路,经十余日至临平,又十余日于元氏产子后汉孝明帝。又二十余日复还宫中。故载“建武四年公元28年,从征彭宠,阴丽华生显宗后汉孝明帝于元氏。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光烈阴皇后”其确之日乃建武四年五月甲申,后汉孝明帝生于元氏东观汉记卷二纪二显宗孝明皇帝“孝明皇帝讳阳,一名庄,世祖之中子也。建武四年夏五月甲申,帝生,丰下锐上,顶赤色,有似于尧,世祖以赤色名之曰阳”。四月丁巳出宫从征至五月甲申生后汉孝明帝,计过二十七日也。岂后汉光武帝登位数年后,阴丽华产前二十余日能出行在路生子后汉孝明帝。天皇唐高宗天皇大帝李治共天后则天皇后武曌不能者?言此者,至无知人也。”
“那如何宫中流言韩国夫人与天皇”
“天皇、韩国夫人,斯未有之事也。韩国夫人封国夫人,乃天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冬封后之后事。韩国夫人若有宠,自当为妃嫔,如何能为国夫人外命妇耶?”
“若乃为天后异议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