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他倒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个男人,自从我叫他大叔后,还真的有了一点距离感,相敬如宾,这个词大概就可以形容我和他之间的状态了,而且他也没有再跟我说那些奇怪的话。我喜欢这样,感觉又活过来似的,屋子里空气中的氧气好像也多了。我每天一成不变的上班下班,他每天神秘地进进出出,我不知道他每天除了摄影还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他具体工作的地方,当然这些也不是我要关心的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时候,最多相视一笑,彼此间多了些熟络的温暖的气息。 这天下午,我直接从别墅那里回来,打算提早收工。最近的活比较顺利,我也想给自己放个假,下载一部音乐剧看。然而,他奶奶来了。 奶奶一个人在客厅沙发上坐着,她说在等我。我很惊讶,不过还是高兴地跟她问好,这个奶奶一直给我的印象很好呢,很和气有很能干的样子,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思路还那么清晰的不多。 奶奶客气地拉我坐下,还给我递来一杯酸梅汤,说是她自己做的,特地给你们带来。她用了“你们”两个字,让我一时有点尴尬。奶奶笑着看我,问我住的是否习惯,跟她孙子是否经常能碰到,他对我是否和气。我说河先生还好啦,为人也友好,不是每天碰到,但也算经常能见到吧。这里也住的惯,很喜欢这里,特别是我租住的阁楼,因为以前家里也有这么一个阁楼。 “哦,难怪这里这么多房间,顾小姐对我们家阁楼情有独钟,原来是想家啊。顾小姐家住哪里呢?”奶奶一脸和蔼的笑。 “也在本市。”我老老实实地答。 “哦?本市也租房子住,是家里住不下吗?”奶奶的语气关切。 “不是,是我妈让我出来体验生活的,我也想尝试独立生活。”我笑着说。 “奥,妈妈很开明啊,你也很能干。”奶奶向我竖起大拇指,我害羞了,微笑着低下头。 “顾小姐,我们还是蛮有缘分的,听说你正是我们阿远别墅的设计师,还是他表姐特地介绍的啊。周怡对你很是推崇呢,说你当时对她的影楼装修帮了很大的忙,后期全是你负责弄好的。所以她一直推荐你,想不到就是我的小房客啊,哈哈哈,你说这世界小伐?。” 奶奶爽朗的笑声让人感到很亲切,跟他孙子完全不同风格,就算到偶尔看到他笑,也似挤牙膏般,吝啬得很。又想到在二楼他的房间看到的照片,曾经也有这般灿烂的笑,这个人他倒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说是呢,真是没想到。奶奶连声说好,说自己表姐推荐的绝对错不了,跟我接触过后更相信我的能力,还一个劲地夸我年轻有为。 我说奶奶,谢谢你们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用心做好这单装修的。 “对对对,有什么事你可以多跟阿远商量,正好你们住在一个屋檐下,方便。我们家阿远对审美啊、造型啊,还有布局什么的也都是懂的,他是一个摄影师呢,不是一般般地拍照片哦,他表姐叫他一起做影楼他都不去的,他说没深度,他拍大片,获过很多奖的。”奶奶夸起她的孙子虽不至于手舞足蹈,但也是眉飞色舞,看得出,这位河先生河大叔是她的骄傲。 “顾小姐,那二楼原先有张照片,那朵马蹄莲,漂亮吧,背景全黑,马蹄莲白得像太阳一样会发光,这样大胆的创意,就是他拍的,那时他才二十几岁,对了,跟你差不多年龄,当年本市摄影大赛里可是一等奖呢。”奶奶看我听得认真,谈兴很浓,继续说: “唉,也是因为那朵马蹄莲,他认识了当时的一个女孩,那个女孩是花圃里打工的,后来这事闹得,为了这个女孩跟他妈闹翻,出国,唉,不说了不说了,总之,哪个年轻人没有一点故事呢,你说是吧顾小姐?”奶奶一边说一边探寻似地看着我,大概是想在我这里得到认同吧。 我只得点头。她老人家满意地笑了。又说:“阿远也不小了,经历了那次也算是次成长,对男人来说,婚前多经历一些感情上的挫折,婚后更有利于家庭的稳定,你知道吧,因为他对人生有了参悟。我就这么一个孙子,到了这把年纪也不求什么了,就希望他能遇到一个好姑娘,以后恋爱和婚姻一路顺畅圆满,也好早点让我抱上曾孙。呵呵~” 奶奶一直都是这样满脸慈祥笑眯眯地对我说话,可是慢慢地我就觉得她的笑容就像她的话一样意味深长,我不知道该怎样回应她的话,只能一味地点点头傻笑着含糊其辞地应和她。没曾想奶奶突然转口问我有没有男朋友,我一愣,连忙摆手说没有,我还小。奶奶坐着向我身旁挪了挪身子,拍拍我的手说:咦!不小了,我看过你的身份证,你是92年5月份的,25岁,刚刚好的年龄,多美好啊,千万不要蹉跎了。 羞得我只能拿起茶几上的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终于找到借口了,连忙换频道,我说奶奶这酸梅汤是您自己做的吗?味道真好,就像奶茶铺里买的一样。 奶奶说我知道你们年轻人爱喝这个,我们阿远小时候最爱吃这个。夏天可以解暑,所以多装了一些过来,在冷水杯里,放在冰箱里,吃的时候到点出来就可以。喜欢吃,奶奶下次再给你们拿来。 我忙说不用,这么热的天,不好意思烦劳您。奶奶您这么大岁数了,身体还好吗? 奶奶一听我问候她,开心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说还行还行,还等着看她家阿远结婚抱曾孙呢。 我只能继续点头,这话题够尴尬的。接下来奶奶又问我家里几口人,父母做什么。还对我说,奶奶老年人,就喜欢拉家常,平时待在儿子媳妇家,他们都是各忙各的,也没有个人可以说说话,今天跟我拉拉家常问我不嫌烦吧,我说没事,奶奶您随便聊吧。也告诉她家里就我和父母三个,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哦哦,好好,不错不错的,小生意稳妥。奶奶不住地点头肯定。 正聊着,前些日子一直联系着的那位大妈的儿子来电说已经从省城回家,想跟我约个时间谈谈具体的装修方案,我说好,不过现在有点不方便,回头打给他。奶奶一听,马上说她也该回去了,不打扰我。我也不做多留,送她出大门道别后回到自己的小阁楼,想想奶奶今天来的奇怪。 和奶奶一共见了三次面,第一次是向她了解租屋情况的,第二次就是跟她签合同,今天是第三次。头两次也都是生疏加客套,彼此保持礼貌的距离,她老人家也没有问起我家庭情况,只是简单地问了一下我的工作,反正我留了身份证复印件和电话,手续齐全,所以合同签得很快,她简单地交代了两句就走了,不像今天,奶奶似乎有备而来,又是扯她孙子又是问我家庭,对了,大门口的时候还仔细地打量了我好一会,说我的头发染成这个颜色不多见,年轻人就是喜欢个性。 我也不知道她这是夸我呢还是贬我,我想老年人一般都是不待见我们这这些90后的做派吧。 可是,她又是如何知道我在帮她孙子做装修?虽说我是周姐介绍的,可周姐并不知道我正是租住在她表弟家。 我突然又想到这个重点,这位河大叔的妈妈来了几次也没提及我帮她儿子装修房子的事,大概她是不知道的,她儿子肯定不会跟她交流这些,所以老太太平时深居简出的,又是哪里来的消息呢? 一时没有头绪,也懒得再想。于是拿出手机继续跟李先生通话,就是那位大妈的儿子,约定见面时间。话说那位大妈上次来过我公司,我们一番闲聊之后,他儿子很快就加了我微信,我们已经做了几次沟通,双方合作意向已定,就等着见面沟通细节签合同了。对方是要把这套房子做成简单的婚房,以后过年过节回家有地方落脚,但是又不希望太随意,毕竟是年轻人,还是想要不落俗套。他说感谢我没有忽悠老人,让他和他的未婚妻很放心,否则他的新房又是千篇一律的“大路货”,老年人“恐怖”的眼光,这是这位李先生形容的。 想想也是哦,很多老年人出于热情和对孩子们的爱,装修时大包大揽,好多新家有装的像人民大会堂,也有装的像宾馆,甚至有儿子媳妇吐槽装的像OK厅,更有夸张的客厅像佛堂的。装修本来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五花八门,但一定不是随心所欲的,年轻人和老人自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理解和审美,房子是谁住的,评判权就在谁的手里,所以那些花了大钱出了大力的爹妈,好心并不一定受到好评。再想想年轻夫妇,可能要多年住在那样一套自己看着都闹心的房子里,所以上下两代人的心情和感受,完全是可以想象的。 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成就的不只是一单生意,一个自己创作的作品,还有一种成人之美的使命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