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一波组合拳,商贾世家都学乖了,他们不走私了,因为他们想到了更高明的办法。
你孙鲁班不是低价卖粮嘛?好,你牛逼,你是长公主,你有钱,但是你再有钱,你也控制不住整个吴国大城市的粮食消耗啊。
只要我们这些商贾不卖给你粮食,把粮食存着不动,那么你孙鲁班自然而然会有没粮的那天,等到你没粮了,那么粮价自然上涨,到时候我们这些世家商贾们不就可以继续赚钱了吗?
不错,孙亮的粮食只够支撑一个月的,一旦这些人把粮食存着不动,孙亮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商业战争不能只去硬碰硬,咱还得上点眼药水,搞点套路。
孙亮依稀记得后世有一个演沈万三的电视剧,大概意思是由于战争时期,粮价非常的高,一天涨一次,作为沈万三的对手苏半城,开始囤积粮食,欲要抬高米价发战争财。
沈万三虽然是个商人可是心善啊,所以为了百姓,决定平抑当地的米价,开始以非常低的价格售卖粮食,把粮食的价格严格的控制百姓能接受的范围。
可沈万三手里的粮食不多,很快就支持不住了,沈万三想到了一个办法,
就是每天都从城外往城里运粮食,前几天运的确实是粮食,还故意在运输的过程中,将粮食撒漏在路上,造成了沈万三粮食众多的假象。
当然沈万三没有这么多粮食可以运,后面运的都是沙石,但是这些沙石都被是麻袋包住的,苏半城并不知道其中的道道,还以为是粮食。
刚开始苏半城还能稳住阵脚,到了后面,苏半城信以为真,以为沈万三的粮食很多,便开始半价售粮。
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粮食也有保质期啊,有的陈粮放时间长了就发霉了,在古代可没有冰箱,常温情况下的粮食储存时间并不长。
苏半城认为沈万三的粮食还有很多,害怕自己的陈粮由于时间长被放坏了,无奈下之下,只能低价卖粮了。
现在也一样,为了让商贾们吐出粮食,孙亮也要学习沈万三的方法,造成孙鲁班粮食众多的假象。
只要商贾们信以为真,就会考虑自己的陈粮该怎么办?
商贾们手里的陈粮,搁时间长了,也会坏掉的,发霉的粮食就更卖不上价了,商贾不就亏了,所以他们也只能以180钱的价格将陈粮卖给孙鲁班。
如此反复,孙鲁班就不缺粮了。
当年董卓进京也是用这个套路来稳住洛阳的局势的,只是董卓运的不是粮食,而是士兵罢了。董卓当时只有三千人,董卓让这三千人每天晚上偷偷的出去,白天在大摇大摆的进来,造成了董卓兵多将广的假象。
董卓因此迅速把控了当时的朝局,若是在洛阳,有能臣贤士看破董卓的计谋,趁着董卓兵少,而杀掉董卓,也许大汉王朝还会在坚持一段时间。
随后在吴国各大郡治的街道之上,你会看到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粮食运到粮食交易的商肆之处。一路之上经常掉的满地都是谷粒。
而且粮车越来越多,运粮食的仆从也越来越多,当然后几天运的也都是沙石。
孙亮以为自己的计策很成功,可是这次孙亮却失算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