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些情报好像没啥用,其实不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这个人的性格习惯以后,可以根据其性格特点制定相关的战术计划。

举个列子来说,后世二战中最著名的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德军当时的守将是号称“沙漠之狐”的名帅隆美尔,隆美尔多年来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回去给自己的妻子过生日。

隆美尔的这个习惯被出色的英军情报组织获取,盟军利用这个特点,把进攻的日子定在了6月6日,而6月6日这天正是隆美尔妻子的五十岁生日,早在6月4日,隆美尔就从前线撤离回去准备给妻子过生日了。

由于隆美尔不在前线,没有人下达指挥命令,盟军在抢滩登陆的时候,德军的那些装甲部队呆在基地里面,眼睁睁地看着宝贵的战机消失,最终导致了德军的战败,由此奠定了盟军二战的胜利。

情报工作不分大小,哪怕是一个简单的习惯,也会令一场大战扭转战局。

除了这些,孙亮还教给全纪一些传递情报的方法,比如用阿拉伯数字来传递情报,只需要找一本竹帛当成密码本,按照数字提示,第几行第几列,把每个字单独列出来,这样就可以拼成一段话,成了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比如纸条上写着1.6.3.4,即使让敌人抓住了,敌人也不知道这写的是什么意思,只有找到密码本的竹帛,按照第一行第六个字,第三行第四个字,这种方法来拼凑出一句话,才能知道其中的意思。

当然具体的细则还需要全纪去摸索实验。

这种方法在后世可以说是非常的简单,可在古代,能看懂阿拉伯数字都没有几个,更何况其中的意思?

一切都在筹备当中,经济特区的事也有效的在展开,凡是经济特区的地方太守以及属官全部提升半个品级,比普通的郡县等级要高一点,算是后世的副省级待遇,孙亮希望给他点甜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而且孙亮还把商业发展算入他们政绩考核,还给予他们直接奏报天子的特权,当地所有有关商业的事情,当地官府都可以先斩后奏等等,并且孙亮还许诺他们,四个经济特区以2年为期限,以商业与农业增长率为主要考核对象,增长率第一名的,孙亮不吝赐爵封侯。

孙亮把这些琐事,全部安排完毕之后,总算可以腾出手来掠夺世家商贾们手里的粮食了,不,不是掠夺,是借用,孙亮可是给利息的,怎么能算掠夺呢?

经过谭邵这段时间的审查核实,扬州和荆州大部分地方的世家商贾的粮仓,粮食储量,良田情况都摸清楚了。

旋即,孙亮下诏开始征收粮食交易税,这个政策一下发,百官立马又暴动了,官稍微大点的,纷纷跑到皇宫堵门准备以死劝谏孙亮,官稍微小点的便是各种奏疏,折子一直往孙亮那里送。

因为粮食交易税一收,就代表买粮食的人成本上升了,百姓就买不起粮食了。

孙亮呢,凡是准备觐见的,孙亮就一概不见,凡是写奏折的一概留中不发。

百官有些急了,像陆凯这种耿直的,直接要破皇宫的门进入宫殿面见孙亮,结果被卫兵拦下了,可卫兵也不敢把陆凯怎么样。

后来闹到百官在宫门前聚集不走了,就等孙亮给个回话,孙亮不回话,百官就饿死在宫门前。

不过这一切,孙亮也早都猜到了。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