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八门中桤门最奇,还是少招惹为妙,现在这节骨眼上宜静不宜动,馆子里已经安排的差不多,过两天你给那边打声招呼让抓紧,就差他们寻的最后一个了。”废先生温言吩咐道。

废先生提及的桤门指的是“盗、蛊、器、千、兰、巫、红、索”外八行中的器门,属于超出正统七十二行外的偏门行当,不在工农兵学商之列。

桤门中人擅设坎子也就是机关,世人往往将机关看成同一事物,却是理解上的错误,正如“翡翠”、“凤凰”都是代表两种不同含义。

“机”字是由古文“機”字简化而成,东汉许慎撰《说文》有记“主发谓之機”,本意是指弓弩上控制箭簇发射的牙括,简单来说,就是可制动的击发器械,或是设有枢纽的装置。

“关”字从门从丱音初意为木横持门户。《正韵》塞门也,门牡也。

险阵诡局均为关内所含,可宏大而公开或隐秘而精妙,虽然机为辅,关为主,但都统一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布局。

对于机关秘术,比较玄幻的说法是在《列子.汤问篇》中记载,西毫人偃师献木人偶于周穆王,手脚眉眼均可动,并能曼歌而舞。

而据史书真实可信的记载,机关最早出自春秋战国墨子及鲁班之手,墨家多以势造物偏于精妙,鲁家则重材细凿善于奇巧,三国时又涌现出蜀国诸葛亮和魏国“木圣”马钧,集大成并加以创新,使机关构设更加复杂多变。

史书上记载的著名人物,虽说创造出无数匪夷所思的机关布置,但总不能都是亲手打造,多数情况下是描图绘影指导工匠制作,一来二去这些打下手的工匠们就学了那么几手秘技。

从古至今无论那行那业都讲究传承,师出有名,所以这些个跟过名人的工匠后代,往往依据祖上的经历为自家按上鲁派、墨派、诸葛流、木圣流之类响当当的名号,好图个面上光彩受人敬仰。

这些有了名号,并且比一般同行又多了门手艺的工匠,为了彰显自身的特殊与不凡,不知那朝那代起从古文中将“机”字的最初本意“桤”摘出,均自称为桤门中人,比如:桤门墨派,桤门诸葛流等等。

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对着些具有特殊技艺的桤门匠人是又爱又防,爱的是手艺,防的是人心,都是只能自己用得,别人用不得的心思,平时安排制造各类大小机关事物,到最后还拢堆给塞进皇陵里修墓,等到了日子天子薨,棺椁送入陵内,龙门闸一放就全给关到里面陪葬升天。

久而久之,这些个桤门工匠发现掌握的秘术技艺并不能带来多少荣光,反而成了断头的铡刀,只好隐姓埋名藏于山野,轻易不在世人面前显露。

因为桤门工匠行踪隐秘,并且往往都是见物不见人,寻常老百姓对“桤”字只知其音不知其意,传来传去,就传成了“器”字,后世根据民间传闻则记为器门或销器门。

本章已完 m.3qdu.com